第21章 延續希望之旅(第1/2 頁)
第二十一章:延續希望之旅
穿越者們在慶祝活動後,心中燃起了更強烈的使命感,充滿激情地投入到了新的行動中。
李明決定深入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術,他彷彿一頭扎進了知識的海洋,廢寢忘食。他坐在電腦前,一封封電子郵件發向各地的水利專家,言辭懇切地邀請他們共同參與這項意義非凡的研究。
“您好,我是李明,我正在進行一項關於將現代水利技術應用於古代盛華朝的研究,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援和指導。”
很快,他得到了回應。在一間明亮的實驗室裡,李明與幾位水利專家圍坐在一起,面前的桌子上堆滿了圖紙和資料。
“我們要充分考慮盛華朝的地理環境和當時的技術條件。”一位專家指著地圖說道。
李明認真地點點頭,“沒錯,我們要確保這些技術在盛華朝能夠切實可行,真正幫助到那裡的百姓。”
他們在實驗室裡模擬著各種水利設施的執行,水流在模型中流淌,他們的眼睛緊緊盯著資料的變化,不斷最佳化設計方案。為了獲取更準確的資料,他們還親自前往一些農村地區進行實地考察。李明走在田埂上,腳下是泥濘的土地,他仔細觀察著當地的灌溉系統,與農民交流著經驗。
“老鄉,您覺得這樣的改進能行嗎?”李明問道。
農民憨厚地笑了笑,“只要能多打糧食,啥都行。”
王娜則積極籌備文化交流活動。她的電話鈴聲不斷,與各種藝術機構和博物館的負責人溝通協調。
“您好,我想舉辦一場關於盛華朝文化的展覽,希望能得到貴館的支援。”
在一間寬敞的會議室裡,王娜與工作人員們忙碌地討論著展覽的細節。牆上貼滿了初步的設計方案和展品圖片。
她精心挑選展品,每一件都經過反覆斟酌。一件精美的陶瓷引起了她的注意,“這件一定要放在顯眼的位置,它能很好地展現盛華朝的工藝水平。”
同時,她認真撰寫展覽介紹,字斟句酌,力求將盛華朝的文化魅力完美地展現出來。
學生們的研究小組也沒有停下腳步。他們利用課餘時間,聚集在學校的圖書館裡。書架上擺滿了各種關於盛華朝的書籍和資料,他們埋頭翻閱,不時地交流著自己的發現。
“我找到了一篇關於盛華朝節日習俗的文章,很有意思。”
“我這裡有關於盛華朝建築風格的資料。”
他們開始策劃一場線上的文化講座,分工明確。有的負責聯絡演講嘉賓,有的負責製作宣傳海報,有的負責整理講座內容。
在盛華朝,諸葛淵得知穿越者們的新計劃後,備受鼓舞。他身著華麗的朝服,坐在朝堂之上,與大臣們嚴肅地商議著如何更好地配合穿越者們的行動。
“我們要積極響應他們的努力,讓盛華朝與現代社會的聯絡更加緊密。”諸葛淵說道,他的眼神中充滿了期待。
大臣們紛紛提出建議,有的提議加強與外界的貿易往來,“我們可以派出使者,與周邊國家建立更緊密的貿易關係,引進先進的技術和商品。”
有的建議進一步發展教育,“增加學堂的數量,選拔優秀的教師,培養更多的人才。”
隨著時間的推移,李明的水利工程技術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他興奮地將詳細的技術方案透過精心書寫的書信傳遞給了諸葛淵。
在盛華朝的農田裡,新的水利設施開始建設。農民們紛紛趕來幫忙,他們挖土、搬石,充滿期待地看著工程的進展。
一位老農望著正在施工的水利設施,感慨地說:“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啊。”
王娜籌備的文化展覽也順利開幕。展覽廳里人來人往,觀眾們在展品前駐足觀賞,不時發出讚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