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單車》(第2/2 頁)
推廣這首歌,算是為父親節精心準備的賀禮。
但是,後來這首歌的作詞人黃偉文接受媒體採訪時,曾經說過。
《單車》不是一首歌頌父愛的歌。
相反,這是一首埋怨父親的歌。
黃偉文的父親就是一位典型的中國人父親,假設他疼愛子女,也都在心中,從不宣之於口,覺得肉麻。
但是對於孩子來說,特別是青少年時期,揣摩心理的能力有限,孩子肯定更喜歡父親能夠直接的表達愛意,而不是這樣隱晦的藏在心裡,讓孩子感覺不到。
否則你不肯講,那孩子就有理由相信你不愛我,道理就是這麼簡單。
或者,哪怕父親稍微表現出一些親暱一點的身體接觸也是一種表達愛的方式。
但是中國人嘛,父子之間摟摟親親一點都不流行,在儒家文化的薰陶下,父親的形象都是嚴肅,權威的,怎麼可能做小女兒姿態。
黃偉文人生中唯一一次和父親的擁抱,就是在小學四年級時,父親騎著單車帶著他去海邊玩,他坐在單車後座上,爺倆才有人生的第一次擁抱,也是唯一一次令彼此都不難為情的擁抱機會。
所以黃偉文對父親的吝嗇一直耿耿於懷,直到長大後,成為一名作詞人後,就寫下了單車這首歌。
只不過這首歌后來傳唱開之後,卻被很多人都認為這是一首歌頌父愛的歌,也讓黃偉文很尷尬。
以至於,他還親自出面解釋過,這首歌真不是歌頌父親的,雖然說這首歌的確是寫給全世界父親聽的,並且也是寫的父子關係的歌,但是歌裡卻不全是善意的。
他的本意,其實是想要聲討,埋怨這種中國式父子關係不好的地方。
從整首歌第一句開始,立意就已經很清楚了。
“不要不要假設我知道,一切一切也都是為我而做,為何這麼偉大,如此感覺不到。”
開篇說得很清楚了,父親似乎認為我理所應當地明白他的愛,所以從不表達出來,這樣聽起來似乎很偉大,可是作為小孩的我,卻不知道,也難以感受到。
當然,歌頌也好,抱怨也罷,聽歌讀書看電影,本來每個人的理解就都會不一樣。
一千個人的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就算把這首歌當做是歌頌父愛來解釋,也可以解釋的通,只不過歌頌的是傳統中國式父愛而已,有違作詞人的本意。
而葉未央之所以選這首歌,就是因為這首歌和華維傑的故事簡直太相符了,完全可以算是為華維傑量身定製的專屬歌曲。
幫他與父親那一生都沒來得及和解的父親關係,做了一個最直接的回應。
能夠透過這首歌,讓別人不要再重蹈華維傑父子的覆轍,也算是替他了此遺憾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