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揣著重金回鄉(第1/2 頁)
翌日,宋陽準備動身回家了。
一大早吃完了早餐,看到朱自強擺出來的兩疊錢,宋陽疑惑地問:“朱哥,這是?”
“你應得的。咱這生意還沒做完呢,你暑假另有安排,肯定要用到錢。等磁帶賣完了,再算算細賬,你那份總不會少於兩萬。”
錢是新版的第四套紙幣,而且是去年才開始發行的新版100元。
第三版的最大面值都只有10元,俗稱大團結。
現在恢復了50元和100元的面值,而且增加了安全線和無色熒光油墨印刷技術等防偽手段。這兩疊錢都是嶄新的,財富的味道一覽無餘。
“你還要坐火車,小心帶好了。如果用10塊錢的,就太多,不好藏!”朱自強解釋了一下再次推過去,“要是不急著用錢,買個bp機,這樣也好聯絡。”
宋陽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拿起來放到了自己的包裡:“朱哥,你有心了。我暑假確實要用錢,你這邊把銀河音像和磁帶的事打理好吧。有這魄力和勁頭,銀河音像一定會做大的。”
這可不比之前拿出了2000,這是20000。
在這個時期,20000塊錢是足夠在不算小的城市裡買一套房的。普通的職工家庭除去吃穿用度,純靠工資的話恐怕得攢個數年甚至十年。
朱自強心裡松著氣,調侃道:“他媽的,有時候覺得你比我會當老闆多了。這段時間你沒怎麼催,我自己就忙得跟驢一樣不敢歇。”
宋陽啞然失笑:“那還不是因為看到了錢,我可沒逼你。”
當初賣那個點子,也沒期待能有這麼多的收穫,只不過是想要一個平價的磁帶進價,而且談個付款的賬期。
現在,倒是已經收到了他2萬2的現金,還有那屬於自己的1000盒磁帶。
朱自強將他一路送到了火車站,再三叮囑他到家之後回個電話。
石門莊到魯省不遠,其實坐汽車也能到。
但懷揣2萬多塊錢,想想此時的公路客運安全係數,宋陽怎麼可能做這個選擇。
這一路上為了安全點,他還一直穿著軍訓時發的常服。
高大健壯的個子穿著這身衣服,再加上他完全不像個年輕學生的眼神和氣度,真有歹心的人也都自動略過他。
宋陽的家在魯省維方,這裡後來以風箏之都聞名,但其實有著很強的製造業基礎。
在明清時期,這裡就以“二百支紅爐、三千銅鐵匠、九千繡花女、十萬織布機”聞名全國,素有“南蘇州、北濰縣”的美譽。
其中,紡織行業就一直是這裡的支柱產業之一。在維方,成規模的紡織企業不少,包含化纖、棉紡織、家用紡織品、服裝等產業鏈中的諸多環節。
在過去的這十多年裡,紡織行業更是成為了整個魯省出口的重頭產品之一,一年的出口額達到數億元。
而這兩年來,維方的紡織行業卻處於巨大的變動之中。
此時,全市縣級以上、成規模的紡織工業企業就有60餘家,職工7萬餘人,其餘各種鄉鎮企業和小作坊更多。
這麼多的企業,全部在圍繞著“全方位調整、減量增效、最佳化結構、產業升級”的方向進行調整。
所謂調整,也就是兼併、淘汰,同時自然要減員。
而宋陽的老家諸市,現在就正位於這種時代的風口浪尖。
諸市在全國都算是走在前面的,從去年開始就提出進行國營企業改革,推行股份合作制。
宋陽之前軍訓時,就看到過報紙和雜誌上對自己老家做法的支援或者反對。
輾轉到了父親宋國偉所在的棉紡二廠職工院門口,他的裝束很快引起了別人的注意。
“呦!宋陽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