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頁(第1/2 頁)
方寒繼續道:「現在現代醫學採用中藥材的時候,用的是中藥材的某種藥效,比如覺得某種藥材對疏通血管有效,某種藥材止痛效果好,某種藥材針對糖尿病效果好,用的是中藥材,可事實上依舊是站在他們化學理論的基礎上的,這是不全面和不科學的,兩個完全不同的的領域。」
「而中醫治病,採用的是某種藥物清熱解毒,某種藥物回陽救逆,某種藥物固本培元,針對的是人體系統,往往現代醫學在使用中藥材的時候,單純的只考慮某種藥材的藥性,卻忽視了藥材的特性,使用不當就會出現適得其反的情況,當年的小柴胡顆粒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這個方寒了不起啊!」
大教室除了大多數的學生,還有個別老師以及學校的一些教授。
方寒現在名氣不小,不僅僅是在中醫方面,在外科方寒同樣相當了得,這也導致方寒的名字也早就被江州省不少醫療界的大拿所熟知。
江州醫科大的一些教授和專家也是相當關注方寒的,方寒今天講課,就有一些人過來聽課了。
之前方寒講的一些東西一些人還不以為意,可方寒講到西藥和中藥這一塊,不少專家就動容了。
江州醫科大也有著屬於自己的研究機構,一些教授和專家其實也有這方面的認識,不過還真不見得有方寒認識的通透。
方寒現在可以說是中西醫雙料專家。
就中醫技能而言,哪怕不藉助臨時卡和道具卡牌,方寒現在的水平也不比方浩洋秦衛華差多少,就西醫而言,方寒的肝外和心外水平已經是國內一流。
技能不僅僅是手術怎麼做,相關知識方寒也有了解。
中西醫雙料專家在國內不算少,可外科方面能有方寒這麼高的造詣,中醫方面能有方寒這麼高水準的卻不多。
兩兩結合,方寒的見識和認知確實是很了得的。
「單一的藥性和系統的特性!」
包老搖著頭,之前他其實就翻過一次錯誤,同樣是大青龍湯,方寒用起來得心應手,藥到病除,可他用起來卻一點效果都沒有,正是因為他只懂藥,而不懂中醫。
臺上,方寒繼續道:「我在燕京中醫大的時候就講過,中藥製劑是建立在中醫理論體系之上的,脫離了中醫理論體系的中藥製劑是不科學的,是有失偏頗的,沒有中醫資質的醫生是沒有任何資格給患者開中藥製劑的藥物亦或者中成藥製劑的藥物的。」
「中醫的針灸、推拿、按摩還有方劑,都是建立在中醫治療體系的基礎上的,是以平衡,亦或者驅邪、扶正、固本、培元,進補、瀉虛等為目的,修復人體整體系統,讓人體系統恢復原本固有模式形態的手段……」
「我國有句古話,不謀全域性者不足謀一域,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沒有大局觀,不能從整體系統著手,單純的只從某種疾病著手,這是不符合中醫理論體系的。」
當然,有句話方寒沒說。
事實上這兩年,做了一些手術,去過一些醫院,治療了那麼多患者,方寒甚至有種認識。
真要說,其實中醫的某種認知是比西醫更為佔優勢的,更為全面的。
中醫是有不足,可這個不足卻不是中醫被詬病的原因,要說中醫最大的缺陷,那就是中醫人成長太慢,好中醫太少了。
假如,假如說,全國有更多類似於郭文淵羅元辰這樣的一手名家,有更多秦衛華方浩洋這樣的知名中醫,那麼西醫是萬萬不可能把中醫擠到現在的境遇的。
中醫人稀少,成長慢,厲害的中醫少,這才是中醫被擠兌的根本因素。
這就好比攻城略地,你沒有足夠的兵源,怎麼能佔領城池?
一個方寒最大撐起一個科室,再誇張一些,撐起一家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