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五章 人體臨床終於開啟(第3/4 頁)
,挽救他們的生命,我彷彿感受到了腎上腺素從體內瘋狂地泵出,永不停歇。”
“毫無疑問,以後人類不僅能從豬身上收割美味的五花肉,還能收割強壯而健康的器官。”
“來自豬身上的器官,將成為可持續,可再生的移植器官來源。”
“它們對器官移植來說,就像新能源的太陽能一樣,是一個等待開發的全新處女地。”
黃勤聽到這番描述,也不禁神為之奪,腦海中閃過一幅幅精彩的畫面,頓時油然而生一股嚮往之情。
等到情緒慢慢平復,他冷靜地想到了接下來的臨床實驗過程,緩緩說道。
“不過要達到為病人單獨訂製專屬器官的效果,還是需要一定的時間。”
“首先要明確一點,招募到的志願者必須有半年以上的生存期。”
“哪怕普通的器官移植,也要有一個配型等待的過程,時間短則一年半載,長的話要等上十幾年,就更不用說科技含量這麼高的器官種植技術了。”
“我們的器官不是從地裡自動長出來的,而是要先培養細胞,然後從豬身上發育而來,起碼需要好幾個月時間,不是來了一個人就能馬上有器官移植給他的。”
“對腦死亡患者來說,移植的器官只要是人類的就行,因為他們只要存活幾天,不用考慮配型的問題。”
“但是要移植到健康人體內,並長期存活下來,為了儘量減少免疫排斥反應,最好還是使用患者自己的基因組,來給他們培養完美匹配的器官。”
“這也正是器官種植的迷人之處。”
“招募到合適的患者後,提取他們的體細胞改造成多能幹細胞,再跟基因改造的豬結合生成胚胎,然後放進母豬體內生長發育,最後把小豬養大到適合給成人移植的大小。”
“整個過程所需時間,最快也要半年左右。”
“還要給患者進行器官移植手術,再術後觀察半年到1年,確定患者的存活期。”
“總體來說,光是臨床實驗所需要的時間大概就要1年到1年半。”
丁冕聳了聳肩,說道:“看來我還得繼續改進技術,否則想要做到大規模普及應用,估計得猴年馬月去了。”
黃勤沉吟著說道:“改進技術是一方面,但從另一個角度考慮,我們可以優先考慮一下兒童患者,他們完成臨床試驗需要的時間要短一些。”
“一般來說,兒童的身體還處於成長期,移植器官後的存活率要比那些基礎病多,身體處於衰老期的中老年人要強得多。”
“尤其是目前器官移植只限於成人,兒童器官捐贈是禁止的,而成人的大多數器官對於十歲以下的兒童來說都太大了,也不能進行切割,否則就失去了功能。”
“所以很多兒童患者都沒辦法進行器官移植,只能眼睜睜地死在父母懷中。”
“但是如果採用種植器官的話,就沒有這個限制了。”
“最主要的是供體豬身上長出來的器官大小,是可以控制的。”
“實驗室用的小型豬,本身體型就偏小,進行了基因改造後,它的大小,以及整個生長週期都是可控的。”
“豬剛出生的重量大概是1到15公斤,每天增重兩三百克,只要掌握供體豬的生長規律,就可以將大小合適的器官成功移植到兒童患者的身上。”
“移植後的器官在兒童患者體內還可以繼續生長,直到完全成熟。”
“這可比人造器官強多了,很多人造器官也是因為尺寸問題,沒辦法放進兒童的身體。”
“兒童器官衰竭本來就是絕症,也沒有可以移植的器官,他們要想活下去,哪怕多活幾個月,也只有這一條生路。”
“這樣神奇的救命方案,我想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