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星星之火(第1/3 頁)
漢斯·馮·西克特將軍出生於1866年,貴族出身,他是一個普魯士將軍的兒子。1885年起就在亞歷山大皇帝近衛擲彈兵團服役。
西克特19歲時即被升為步兵團軍官。他有文學方面的特長,而且在體育方面曾獲得過名為“abitur”(類似“體育健將”之類)的非同一般的稱號。
1914年8月1日第一次世界大戰大戰爆發時,他是駐柏林的第3軍參謀長。
西克特所在的軍是亞歷山大·亨利希·魯道夫·克魯克第1集團軍的一部分,在德軍著名的“史裡芬計劃”中擔任最重要的右翼攻勢。
隨著“馬恩河的奇蹟”,德軍的計劃破產,第1集團軍被迫回撤。但馮·西克特在vailly和soissions等地的戰鬥中充分表現出了他的個人才能和領導能力,他被認為是高階參謀人員的第一候選人。
當戰爭結束時,西克特從報紙上看到了協約國強加給德國的《凡爾賽和約》,他也親自去附近的工廠看到了德國不得不在聯合國軍控委員會的監督下自行拆除各類武器裝備。
從那時西克特就暗暗發誓要讓德國重新強大起來,他曾經在自己的日記裡寫下“有國無防是可恥的”,時刻激勵自己要為德國軍隊的崛起添磚加瓦。
1919年7月西克特擔任了戰後德軍的總參謀長,一年後成為德國國防軍總司令。
1920年到1925年間他在這個職位上立下了怎麼評價都不為高的豐功偉績。
在那個政治動盪、國家一片混亂的時代,他締造了一支成為國家中流砥柱、被證明為同時代訓練最佳、領導能力最強的軍隊。
西克特制定了重新武裝和重振士氣的計劃,使德軍最大的優勢——軍官團得以保留,使新的戰術戰法得以醞釀而成。
整整五年時間,西克特傾注了大量心血的德國軍隊初見雛形,他知道德國離強大起來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西克特在1925年初的時候在激勵全體將士的誓師大會中曾經說過:
任何不平等條約、任何敵人不能從我們身上奪走的東西是堅強的信念。當命運再一次召喚德國人民武裝起來時,他將看到勇士而非懦夫緊緊握住忠誠的武器。只要有鋼鐵般的雙手和意志,使用什麼武器都無所謂。
現在,一個前德國陸軍中尉來到了他的面前,他提出了西克特以前設想過,但是後來又被自己否決掉的作戰方式。
西克特認為等到下一次戰爭開始時德國軍隊無法對英法形成任何優勢,他選擇不要主動進攻而是選擇了機動防禦作戰。
不過那位中尉堅定不移地告訴他未來德國必將強大起來,德國軍隊必須用德國的劍為德國的犁取得土地。
這是兩種建軍路線的選擇,這種選擇關乎到了德國下一次大戰的成敗,在這個關鍵的歷史節點上,西克特成為了那個做出選擇的人。
到底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建設軍隊,沿著既定的方向緩慢而又穩定地前進,還是選擇一種更激進但是收益和風險更大的方式。西克特陷入了天人交戰。
斯特拉瑟也在緊張地等待著西克特的決定,雖然他知道未來德軍一定會使用這種作戰方式,可是他比歷史上早提出來了十幾年,西克特未必會接受這麼超前的思想。
德國可以接受晚幾年研究閃電戰,但是斯特拉瑟不可以,因為留給他的時間不多了。
雖然斯特拉瑟和希特勒正式決裂是在1932年,但是在這個世界線,更早有了興登堡支援和指導的希特勒可能會更早地登上德國總理的寶座,更早地發動長刀之夜,斯特拉瑟的時間可能只有五年甚至更短。
沒有國防軍的支援,他就只能依賴衝鋒隊對抗國防軍,德國必將開始內戰,而且勝負難料,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