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2)(第2/2 頁)
觸及了世家的利益,很快就遭到了各地豪強和朝廷的聯合鎮壓,黃巾軍開似勢如破竹的開局瞬間不復存在,最終在北中郎將盧植、東中郎將董卓和左中郎將黃甫嵩的輪番征討下張角於同年8月在不甘中死去】
【其弟張梁也在兩個月後兵敗身死,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就這樣失敗了!雖然這場叛亂只維持了幾個月,但造成的影響卻是非常深遠的,為了平定黃巾之亂,朝廷不得不下放軍權到各地,雖然延緩了東漢的覆滅,但此舉無疑是飲鴆止渴,各地有野心的官員和將領紛紛擁兵自重割據地方,為隨後的軍閥混戰拉開了序幕……】
漢朝的皇帝們望著天幕上的亂象,心中滿是複雜。
他們見證過漢朝的輝煌,此刻卻不得不面對這可能動搖國本的危機,無奈與憂慮交織在這片歷史的空域 。
沉重的歷史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卻不得不面對現實尋找破解之法……
可起義從頭到尾,最無辜的莫過於天下的百姓。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在這一刻完全具象化了!
……
【3.無向遼東浪死歌】
天幕上,一首詩緩緩浮現:
長白山前知世郎,純著紅羅錦背襠。
長槊侵天半,輪刀耀日光。
上山吃獐鹿,下山吃牛羊。
忽聞官軍至,提刀向前蕩。
譬如遼東死,斬頭何所傷。
隨著詩文的全篇浮現,隋後的所有皇帝都陷入了沉思,特別是李世民,作為“反隋”第一大隊長,他可太瞭解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了。不由得憐惜起另外一個時空的隋文帝,他都一大把年紀了,可別被氣死了。
而隋煬帝這邊原先還不懂得這首詩講的是哪個朝代的,直到一個個彈幕跳出讓他不要太過生氣,他才後知後覺肯定是自己那個孽子造的孽!
頓時氣血上湧,差點腦溢血了!
不過他還是氣得太早了,隋煬帝的騷操作多到讓他根本想象不出來!
【隋煬帝楊廣在位期間,國內階級矛盾更加尖銳了,他對外不斷髮動戰爭,對內橫徵暴斂看,給廣大勞動人民帶來了巨大傷害。開鑿京杭大運河、三征戰高句麗等勞民傷財的事他一件也沒少幹,完全不把人民當人看,比牛馬的價值還要廉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