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場的餘音(第1/2 頁)
在這個喧囂又擁擠的世界裡,人與人之間的緣分就像易碎的琉璃,看似堅固,實則脆弱得不堪一擊。走散,有時候就是在不經意間發生,悄無聲息,卻又讓人猝不及防。
故事的主人公是曉妍和宇軒,他們相識於大學時代的一場社團活動。那天陽光正好,微風不燥,曉妍被社團裡的繪畫展覽吸引,正專注地欣賞著一幅幅作品,宇軒恰好路過,看到曉妍認真的模樣,忍不住上前搭話。兩人一聊,發現彼此對繪畫有著共同的熱愛,對藝術有著相似的見解,那一刻,彷彿時間都停止了,他們的眼中只有對方,周圍的一切都漸漸模糊。
從那以後,他們經常一起參加社團活動,一起去看畫展,一起在校園的角落裡寫生。他們會為了一幅作品的創作思路爭論得面紅耳赤,又會在達成共識後相視大笑。那些日子,充滿了青春的活力與激情,他們以為,這份情誼會一直延續下去,直到永遠。
隨著畢業的臨近,生活的壓力漸漸襲來。曉妍面臨著找工作的迷茫,她四處投遞簡歷,參加面試,卻屢屢碰壁。內心的焦慮和不安讓她變得沉默寡言,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和宇軒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而宇軒,也在為自己的職業規劃忙碌著,他進入了一家創業公司,每天加班到很晚,回到家後已經疲憊不堪。
有一天,曉妍面試失敗後,心情低落到了極點。她給宇軒發了一條資訊,簡單地說了句“今天面試又沒透過”。她滿心期待著宇軒能給她一些安慰和鼓勵,像以前一樣,耐心地聽她傾訴,幫她分析問題。可是,宇軒當時正在公司開緊急會議,手機靜音,等他看到資訊的時候,已經是幾個小時之後。他簡單地回覆了一句“別灰心,下次一定行”,便又投入到了工作中。
曉妍看著這條簡短的回覆,心裡一陣失落。她覺得宇軒不再像以前那樣在乎她了,他的敷衍讓她感到無比的孤獨和委屈。從那以後,曉妍有了煩惱也不再輕易向宇軒訴說,她害怕得到的還是那樣冷淡的回應。而宇軒,卻沒有察覺到曉妍的變化,他依舊忙碌著自己的生活,以為他們之間的感情還是堅如磐石。
日子一天天過去,他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少。偶爾見面,也只是簡單地寒暄幾句,氣氛變得尷尬而陌生。有一次,宇軒約曉妍一起吃飯,本想好好聊聊,可曉妍卻顯得心不在焉。宇軒問她最近工作怎麼樣,她只是淡淡地說“就那樣吧”,再問其他的,她也是簡短地回答,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敷衍。宇軒察覺到了曉妍的異樣,卻不知道該如何開口,他試圖找話題打破僵局,可每次都以尷尬的沉默告終。
那天晚上,曉妍回到家,躺在床上,思緒萬千。她想起了他們曾經的點點滴滴,那些美好的回憶如今卻像是一把把利刃,刺痛著她的心。她意識到,他們之間的距離已經越來越遠,曾經的親密無間已經不復存在。她開始反思這段感情,她覺得在這段關係裡,自己的付出似乎沒有得到應有的回應,她的熱情在一次次的冷漠中漸漸耗盡。
張愛玲曾經說過,“不被你重視的每一秒,我都在撤回我的好。當熱情耗盡我也會禮貌退場。”曉妍深深地體會到了這句話的含義。她決定,要給自己一個解脫,她不想再這樣痛苦地維持著這段名存實亡的感情。
第二天,曉妍給宇軒發了一條長長的資訊。她在資訊裡回憶了他們相識相知的過程,感謝宇軒曾經帶給她的快樂和溫暖,也坦誠地說出了自己內心的感受。她告訴宇軒,她覺得他們已經走散了,在彼此的沉默和忽視中,漸行漸遠。她希望他們都能放下過去,各自安好。
宇軒看到這條資訊的時候,整個人都愣住了。他這才意識到,自己這段時間是多麼的粗心大意,他竟然沒有發現曉妍內心的痛苦和掙扎。他想挽回,想告訴曉妍,他一直都在乎她,只是最近工作太忙,忽略了她的感受。可是,當他拿起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