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第2/3 頁)
棠運氣總是極好,常能發現些別人沒留意的東西。
彩姐拿鏟子鏟去坡上長的雜糙,這坡面由於太多破瓦片,糙長不茂盛,鏟了幾下,便可見確實是一處堆積層,有陶片也有磚瓦。
&ldo;看不出年代。&rdo;李弘從土坡上拔了幾塊陶片,打量了一下。
&ldo;這堆積層很厚,這裡可能有過地面建築。&rdo;
張銘說,從這堆積層上看,不大像生活垃圾的遺址層,也不大像燒製陶瓦的窯址。
&ldo;看下這件。&rdo;彩姐將破陶片上的土搓掉,陶片上露出了色澤與花紋。
&ldo;這是晉時的東西,這花紋以前曾在當地一座晉代墓出土過。&rdo;李弘說得很確定。
&ldo;應該沒錯。&rdo;張銘也點了點頭,彩姐也覺得是如此。翊棠是新來成員,對當地的出土文物尚還不熟悉,看不出來歷。
&ldo;那我們下探坑查下遺址範疇?&rdo;翊棠問,他本能覺得這片遺址規模不小。
&ldo;先別急,我們分方向走動一下,看下地表的文物散落範圍。&rdo;
張銘說,遺址面積要真不小,也要先走出個大致範圍,才好下探坑。
四人就在這土坡四周悠轉,四周附近果然都散落有陶片瓦片,連田地裡也有。奇怪的是剛才在村裡問村民村子有什麼文物,或遺址,村民卻說沒有。
爬上高地,將這片面積開闊的遺址收入眼中,四人心裡都有些激動,這樣的佔地面積,該是一個古城遺址。
&ldo;李弘,當地文獻是否有關於當地有一座晉代城址的記載?&rdo;彩姐問百科全書李弘。
&ldo;沒有,不見記載。&rdo;李弘回答,他也感到迷惑。
&ldo;這裡三面環山,一水中分,南面是平原,適合種植農作物,是個建城的好地方。&rdo;
張銘感慨,在他眼裡一座古城的佈局幾乎要呈現出來。
古代科技不如今日發達,受自然限制,城址也好村落也罷,總是依水依山而山,有水食用,有山做屏障,能居住,可防可守。這些其實正是風水學裡邊的最古老原始也是最基礎而實用的知識。
大致瞭解了遺址範圍,便是分割槽域下探坑,這是慢工出細活的工作,以他們四個人的情況,要忙上好幾天。
正午,李弘騎車前去買來了麵包和水,四人就如此解決了午餐問題。吃過飯後,便又開始工作。拍照、測量、下探坑、收集文物等等,他們要忙的事情實在太多。
忙了一天,至太陽下山,四人才將工具與收集來的東西都收拾好,坐車回他們落腳的村子。
夜裡就是整理收集來的破陶片破挖片,將之一一清洗,編號。這些由翊棠和張銘去做,李弘開電腦檢視資料,他存了好幾g的當地相關資料,而彩姐將圖片存電腦裡,整理圖片,也同時做了此次遺址勘探的工作記錄。
這一天很充實,忙到深夜才入睡。入睡前,見李弘將自己一隻手捆鐵床上,翊棠與張銘這才又記起李弘這兩天夜裡會夢遊的事。
&ldo;只有兩種可能,一,就是你於夢遊狀態解了繩子,二,就是你手掛上鋪,人摔下地,把手給折了。&rdo;
翊棠做如此推斷。
&ldo;不一定要這樣。&rdo;張銘也怕李弘傷了自己。
&ldo;張銘,晚上你要是看到我處於夢遊狀態,就將我喚醒。&rdo;
李弘跟張銘吩咐,他還不信夢遊中他能解開手上的死結。
&ldo;這個,喚醒真沒問題?&rdo;張銘遲疑,不常說夢遊狀態時,不能將夢遊的人喚醒,否則會死掉瘋掉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