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部分(第3/5 頁)
佛教、道教。包憑去考舉人,每次都沒有考取,就顯得消極——學佛、學道,天天跟出家人、道士一塊交遊;跟袁了凡算是世交,他們平時都有往來。
一日東遊泖湖。偶至一村寺中。見觀音像。淋漓露立。即解橐中得十金。授主僧。令修屋宇。僧告以功大銀少。不能竣事。復取松布四疋。檢篋中衣七件與之。內紵褶。系新置。其僕請已之。憑曰。但得聖像無恙。吾雖裸裎何傷。
這一件事是出於真誠——施金修建佛寺。他屢次參加考試都沒有考取,對於仕途心灰意冷,家境也很不錯,能過得去,所以學佛、學道去了。偶然在一個鄉下村莊見到一座佛寺,看到觀音像被雨淋。由此可知,這座佛寺年久失修,下雨才會漏,觀音像才會被雨淋到。他看到這情形,想要修寺,把自己的錢袋開啟(‘橐’就是錢袋),裡面還有十兩銀子,全給‘主僧’(就是寺裡的住持),請他把觀音殿修一修。主僧告訴他:“修殿十兩銀子不夠。”十兩銀子,在從前數字是相當大了。由此可知,大概是古寺,有相當的規模。他聽了這個話,再把身上所帶的四疋布捐出來,還有行李裡面(‘篋’就是竹子編的藤箱子),有幾件好的衣服拿去賣,賣了錢拿來修佛寺。衣服裡面有一件袷衣(‘紵褶’就是新的袷衣),料子非常好,當然價錢也相當高。他的僕人就跟他講:“這一件還是留下來吧!”他說:“只要佛寺能修好,觀音聖像不被雨淋,我自己就是裸露、赤膊也無所謂。”
僧垂淚曰。舍銀及衣布。猶非難事。
舍財施濟,在有錢的人家,不是難事。
只此一點心。如何易得。
他的真誠心——只顧到佛像,沒有想到自己,這點心是太難得了!
後功完。拉老父同遊。宿寺中。公夢伽藍來謝曰。
佛寺修好以後,他是功德主,寺裡邀請他去;他就請父親一道去。‘宿寺中’,晚上就住在寺裡面。‘公夢伽藍來謝曰’,‘伽藍’是護法神,護法神在晚上託夢向他道謝。
汝子當享世祿矣。後子汴。孫檉芳。皆登第。作顯官。
這是一念真誠心修補佛寺感得的善報——也是報在子孫,足見善惡行業是同體的。
嘉善支立之父。為刑房吏。有囚無辜陷重闢。
‘嘉善’是地名,在現在的浙江。‘支立之父,為刑房吏,有囚無辜陷重闢’,這是一個囚犯,支立的父親知道他是冤枉,但是還是被判了重刑。
意哀之。欲求其生。
刑房吏(支立的父親)看到他非常可憐,想方法去脫他的罪。
囚語其妻曰。支公嘉意。愧無以報。明日延之下鄉。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則我可生也。
支立的父親知道這個人冤枉而憐憫他,想方法開脫他的刑罪。這是一樁好事情,不但是救一個人,也救了這個人一家。這個囚犯就在妻子來探監的時候告訴她:‘支公嘉意,愧無以報。’支公這麼好的心意,知道我冤枉,要脫我的罪,我沒有法子報答他。他說:‘明日延之下鄉,汝以身事之,彼或肯用意,則我可生也。’他判的罪可能是死刑,或是無期徒刑,很重的罪。支立的父親,曉得這個事情,有意替他辦,所以囚犯囑咐他的妻子:“你去好好侍奉他,他能夠多幫忙一點。”
其妻泣而聽命。及至。妻自出勸酒。具告以夫意。支不聽。卒為盡力平反之。囚出獄。夫妻登門叩謝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無子。
把支先生請到他家裡去。‘妻自出勸酒,具告以夫意。支不聽,卒為盡力平反之’,這是出於道義,他從事於這個職務,是他應盡的責任。‘囚出獄’後,‘夫妻登門叩謝曰:公如此厚德,晚世所稀,今無子’,支公沒有兒子,家境也並不怎麼好——公家做事,真正拿薪水、不貪汙,生活的確是相當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