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大唐禍亂終平定,李府二少戰王老(第1/4 頁)
此前少帝繼位,太平公主與上官婉兒擬假遺指,上官婉兒擔心東窗事發被誅殺,於是在遺指中加了“相王且參謀政事”。
相王以宅心仁厚聞名大唐,治下人民安居樂業,四海歸心。
上官婉兒覺得,若是韋后等人想要過河拆橋,也許能夠保她一命也不一定。
只不過上官婉兒沒想到的是,她等來的不是相王,而是臨淄王李隆基。
臨淄王李隆基來到京城之後,審時度勢,發現李家的江山實則已經快要落入韋后及其黨羽的手中,於是暗中招納有勇有謀的人才,與各位羽林軍萬騎交好,只為了能夠匡扶社稷。
兵部侍郎崔日用曾經是韋后黨羽,與韋后的最大助手宗楚客是好友,在得知宗楚客想要讓韋后成為第二個武則天之後,擔心自己受到牽連,向李隆基告發了宗楚客。
於是李隆基想要先發制人,只是苦於手中沒有兵,正在他愁得吃不下飯的時候,恰好羽林萬騎果毅、葛福順、陳玄禮、李仙鳧等人忍受不了韋后黨羽的屈辱來找李隆基訴苦。
李隆基自然不會放過這個天賜良機,帶著幾人去教坊司聽曲解憂,酒到酣時,再為他們鳴不平,勸他們幫助自己一起誅殺作惡的韋后黨羽,他們便踴躍願死以報李隆基知遇之恩了。
在起事之前,眾人勸李隆基稟告相王,李隆基嚴詞拒絕,說道。
“我們這次起事是為了報效國家,如果事情能成則天下歸於相王,如果事情不成這我們應該以身殉國,絕對不能連累相王。現在稟告相王,相王若是允許這次行動,則會讓相王處於危險之中,相王若是不允許這次行動,則會壞了我們的大事。”
眾人聽後,也就不再勸李隆基了。
唐隆(710年)六月二十日,李隆基微服潛入紫苑等待羽林軍將士,當時羽林軍皆駐紮在玄武門。
一到二更天,李隆基拔劍高呼道。
“韋后毒死先帝,危害國家,今晚當共誅諸韋,身高馬鞭以上的男女都殺掉,然後立相王以安天下。凡懷有二心、幫助逆黨者,罪及三族!”
羽林軍皆領命,願為大唐清君側。
人間最為殊勝華貴的地方頓時慌亂成一片,經過一夜的浴血奮戰,先後誅殺韋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等禍亂大唐社稷的主要禍首。
少帝封李隆基為平王,還想要將皇位讓與相王。
相王辭謝,只是請少帝慰諭百姓,大赦天下,不要追究韋后餘黨的罪責。
劉幽求懇言於宋王李成器及平王李隆基,希望他們勸勸相王。
二人知道相王性情恬淡,不以世事為懷,便找來長輩們最疼愛的太平公主。
於是,於二十四日相王進宮祭奠中宗之時,太平公主與劉幽等人再請相王登基。
相王思慮少帝年小容易被人控制,祖宗社稷不能丟棄,百姓疾苦刻不容緩,於是才勉強答應。
於是,少帝即位一個月後,相王即位,號睿宗,這場由皇位引起的混亂終於告一段落,那從武則天離世便開始動盪不安的國運也平靜了下來,與此同時人間氣運不顯。
當這個訊息傳到李白的耳朵中時,已經是六月二十五日的晚上。
按理說,青蓮鄉離帝都千里之遙,李白不可能這麼快知道這個訊息。
只不過王老身為一位明處的極境修士,自然有暗衛負責傳遞資訊,而王老接到暗衛密信時,並沒有避諱來求教的李白,反而看完之後將密信遞到李白手上。
“好好好!天佑我大唐啊。”
王老捋著鬍鬚,痛快大笑,目光卻在暗中觀察李白的反應。
李白看完之後,也露出了驚喜的表情,這讓王老越發愉悅。
年紀輕輕就關心國家大事,為國家喜悅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