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試錯(第1/2 頁)
時光如白駒過隙,絲毫不給人停留的機會,一切喜怒哀樂、恩怨情仇都會給碾壓的粉碎。歲月嘲笑著我們的努力,而我們也努力的留下自己存在過的痕跡,史書中的隻言片語,懸崖上的封狼居胥,黃土地中的一塊石碑,皆是我們的過往。
人生不足百,常懷千歲憂。
海蘭珠的離世,給了皇太極感情上的創傷,精神上的萎靡,反映到身體上就是健康不斷的惡化。皇太極感覺自己沒有多少時日了,作為一個還算英明的帝王,他沒有忘記自己最後的職責。把大清國交給誰?便成了皇太極最需要決定的事情。
一個個可能的繼承人在他腦子裡不斷出現:
第一個就是豪格,年富力強,對大清國土的擴張也是貢獻巨大,他將來也一定可以為大清開疆拓土,但大清最不缺的就是這樣的勇士猛將。
豪格性格中最缺少的就是擔當,當初豪格逼死自己的福晉,就讓皇太極內心不滿。雖然表達了忠誠,但方法極其愚蠢,讓不少人以為是皇太極心胸狹窄,非要殺了自己的外甥女。
豪格做大清的皇帝,朝政只會一天天混亂不堪。
第二個想到的就是葉布舒,自己的這個兒子,有才華有智慧,但少了一些霸氣,另外他身上漢人氣息太濃了,如果是和葉布舒第一相見,大家看他的言行舉止還真會把他當成個漢人子弟。
最主要的是他的出身,葉布舒是蒙古林丹汗的後人,有著蒙古黃金家族血脈,如果他當了皇帝,如今許多的清朝將領就是殺他祖先的仇人,他會報復嗎?這些朝中將領能安心嗎?
那樣大清內部會很長時間安定不下來,喪失進取天下的機會,甚至可能導致大清的分裂。
還有自己的弟弟多爾袞、多鐸、阿齊格,除了多爾袞,其它都是有勇無謀的傢伙。
多爾袞到是有勇有謀,但為人霸道、嗜殺成性,他當皇帝,自己的幾個兒子能有活路嗎?
再說大清改漢制、習漢文多年,人們都認同了子承父業的說法,滿人原來那套弟承兄位的做法已經沒什麼人支援,如果這麼做了,大清的漢臣們怕是要離心離德了。
他甚至想到了只有幾歲的福臨,可福臨年歲太小,主弱臣強就在眼前,他的母親莊妃也正是壯年,這禍亂宮廷的歷史上比比皆是。
長時間的憂慮,讓皇太極的白髮愈發的明顯,早上梳頭時也是大量的掉落。
自己該選誰?朕每個人都給你們機會,就看你們能不能抓住了。
皇宮一道旨意,說皇太極身體有恙,命肅親王豪格監國,代皇太極處理軍政大事。
豪格接到皇太極的聖旨,又驚又喜,覺得自己多年來的努力有了回報,心情如同夏日裡喝下冰水般暢快。
第二天,就去進宮給皇太極請安,想要推辭一下,做個孝子的模樣。太陽剛升起,豪格就穿著一身嶄新的親王朝服,行走在宮中,只見豪格挺胸抬頭,氣宇軒昂,宮中的人見豪格過來,都躬身行禮,豪格對眾人視而不見,直接走過。
豪格眼中,不久的將來這皇宮就是自己的,他得好好看看。一路無語,來到皇太極寢殿,到門口時,還把自己事先準備好的話語心裡默背一遍,他自信一定會感動皇太極的。
他跪在殿外求見,皇太極並沒有見他,而是以身體不適為由,讓他回去,並透過太監傳話給他:
“你是朕的長子,大清的親王,要替父分憂,為國謀福,多擔當國事。”
“只要一心為國,凡事自己做主,不必事事彙報,”皇太極放權了。
沒有在皇太極面前表演一番,讓豪格覺得不完美,但皇太極囑託他的話語很是誠懇,就像是認定他是太子一樣的動聽。
於是豪格以監國的身份坐在了大政殿中,望著臺下眾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