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尚澆溉菜園,依著他的指點,我遠遠的看見了方丈。我往身後瞟了瞟,原地站了一會兒,一陣腹痛上來,我趕快又往廁所裡跑,待我回來時,方丈已經不在原地了。我無處可去,只好捧著肚子溜溜達達的回到前庭,找個蔭涼地兒守著山門坐了下來。
萬里無雲,真是個好天氣。我倚著門石,看著花木在陽光下閃著光,覺得生命真是美好。寺裡遍植花木,蔥鬱的香氣和著誦經之聲撲來,讓人恍若出塵。我記得哪本書裡好像說過,寺裡的花木一般都比較盛,一是佛地莊嚴,二也是為了讓更多的香客前來隨喜。在這樣的地方生活一輩子固然很好,只是那班和尚,連入世都沒有,又哪裡來得出世呢?他們沒有經過艱辛的生活,又怎麼會知道佛經的廣義呢? 每個人都有生活之權利,可是人在這塵世,又是多麼小啊。
等了很久,不見動靜,我開始懷疑是不是那少年根本就沒有跟上來。又覺得他實在不像壞人,也不像愛耍人的無賴,不至於吧……。也許是我方丈沒談攏?沒談攏也該有個動靜啊。我爬起來,一邊踱著步,一邊伸著脖子往前望。日頭已經過午了,我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叫了起來。對了,我還有半碗米飯沒吃呢。我翻出了包在破布裡的那半碗米飯,聞了聞,味道似乎不是很正,也不知還能吃不?真是,人到倒黴時,喝口涼水也塞牙,一個破窩窩頭都撂到了我。要是這能蒸一蒸就好了,可是,沒有找到伴兒,也不知這寺裡肯不肯給我熱一下。這半天了,好壞有個動靜,不行我好趕緊再去找新的。
我捧著那團米飯正在發愣,方丈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小女施主,這位小施主已和貧僧說好,你可在本寺暫住幾日”。
我抬起頭,古板的方丈旁站著那灰衣少年,他正盯著我的飯糰,不知在想什麼。
方丈繼續道:“只是本寺不寬敞,只能委屈兩位小施主住柴房。兩位小施主男女各異,這個,貧僧也只能無法了。”
我連忙站起身,對著兩人深施一禮,口中程式化的說道:“兩位的大恩大德,小女沒齒難忘。”方丈點點頭,轉身喚來小和尚交待了一番,然後去了。
少年跟著我到了柴房,四處環視了一下,說:“這裡也清靜,天氣轉暖,住在這裡,也不會冷。”說完,就動手拿了柴草,讓我一起做草鋪。
我心中大為感動,一個叫花子,躲得過這劫躲不過下劫,說是沒齒難忘,也僅僅是難忘而已,報答根本不可能,只是一句空話。萍水相逢,人家幫我,也真僅僅是善念而已。
草鋪做好了,小和尚送來一碗飯和一雙筷子,我捧過去,“少爺,請先用些飯。”
少年面無表情的說,“你吃吧,這飯原就是給你的。吃了就躺著,我天黑時再來。”說完,轉身出門。
原來他白天並不在這兒,大約回家了吧。我狼吞虎嚥的吃了飯,昏昏沉沉的睡了過去,醒來時,日已西斜,又有小和尚送來飯,我吃了,躺著一邊聽和尚誦晚課,一邊看夕陽西沉。天很快黑了下來,小和尚送來一盞弱燈,無聊之中,我又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久,我聽到一陣窸窸窣窣的聲音,是那少年正在整理草鋪。見我醒了,只一點頭:“你醒了?”,我起身坐了起來,覺得問人家行蹤也不好,也只衝他笑了笑,兩人無言,各自睡下。清晨,我被撞鐘聲驚醒,睜眼一看,對面只空著一張草鋪,那少年早已不知何時而去。接下來的幾天都是如此,晚來早走,每次只是點點頭,也不和我多說話,我也慢慢習慣了。
剛住下的幾天,我的病並不見減輕,雖然方丈讓人給我熬了藥,但也不見好,頭還是暈,肚子還是痛,不見好,也不見壞,後來慢慢的才開始見好轉。但隨著病的好轉,我的憂心也開始多了起來,生病是一件壞事,但病好了,意味著我又要繼續流浪生活了。這一年風餐露宿的辛苦,實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