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這種鬼話你也能面不改色地說出來,不愧是首輔(第1/2 頁)
“邵沉鋒已在向京城進發?!”
褚中軒高坐龍椅,喝問下方諸臣。
新上任的京郊大營指揮使劉開良硬著頭皮回話,“是。”
最多半個月,鎮北軍便會到達京城,但新帝只問來沒來,沒問什麼時候到,他又何必說。
說出來也只會討一頓罵。
這個指揮使,他也不是非當不可。
上一任指揮使許將軍身經百戰,忠心耿耿,只因勸新帝赴鎮北王之約,便被新帝冠上通敵的罪名,全家下了詔獄,如果不是鄭首輔極力勸阻,又說臨戰殺將乃兵家大忌,可能已經掉腦袋了。
現在許家還關著呢。
看新帝那意思,等退了鎮北王,還要殺許家滿門。
如果他是許家人,定然默默祈求上天保佑鎮北王。
可以說,這指揮使之職如燙手山芋,他前世不修,今生運氣不好,才被新帝看中,全家人跟著愁眉苦臉。
副將參將們紛紛恭喜他,倒沒有幸災樂禍,但眼裡全是“死道友不死貧道”的慶幸。
......若知道新帝看中他哪一點,他肯定改。
褚中軒面色猙獰,咬牙切齒,“你們幹什麼吃的?”
滿朝文武盡是酒囊飯袋,白費他許多米糧餉銀,事到臨頭,無一人頂用。
劉開良率京郊大營一眾武將利索跪倒,“末將有罪!”
褚中軒發了一通火,沉聲道,“誰有退敵良策?”
底下無人應答,他坐在高處往下看,只看到一片黑壓壓的頭頂,他知道眾臣這是怕了,緩一緩語氣,儘量溫和地道,“還望諸愛卿暢所欲言,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若能退敵,朕絕不虧待忠臣,必定酬以國公之位!”
話說得很好聽。
但沒有人信。
且不提能不能退敵,新帝“暢所欲言”這四個字,就暗藏殺機。
因暢所欲言而死的文武官員,流出來的血能染紅這金鑾殿。
見還是無人獻策,褚中軒萬分惱怒,“唐太宗曾雲,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爾等,爾等,哼!”
殿中諸臣皆想,你也配提唐太宗,好大的臉。
褚中軒俯視一圈,點了最前排的鄭增華,“老大人有何見解?”
鄭增華早有準備,沉穩地道,“啟稟聖上,反軍不足掛齒,不必憂慮。微臣若沒料錯,不到一月便會主動退出中原。”
離得近的大臣們斜眼覷他,暗想首輔大人抽的什麼瘋?這不是睜眼說瞎話麼?鎮北王進京便能當皇帝,有什麼理由退走?
哪怕鎮北王願意效仿先祖邵滿江,他麾下的謀臣武將也不會答應。
褚中軒一振,“哦,老大人有何妙計?”
鄭增華的神情莊嚴肅穆,“聖天子在朝,自有神明護佑,何懼宵小反賊?”
眾大臣:......這種鬼話你也能面不改色地說出來,不愧是首輔。
褚中軒:“......老大人說笑了。”
眾臣腹誹,你也知道這是說笑?真稀奇。
鄭增華一臉認真,“怎會是說笑呢?聖上乃真龍天子,褚家嫡脈,天地神明豈有不佑之理?”
褚中軒皺眉,“老大人,朕要的是退敵之策!”
不是毫無用處的阿諛奉承!
鄭增華繪聲繪色地道,“聖上可曾聽聞漢光武帝昆陽之戰?彼時漢光武帝只有兵力萬餘,王莽新軍卻號稱百萬,最少也有四、五十萬,結果兩軍交戰時,天降隕石,暴雨如注,新軍伏屍百餘里,漢光武帝遂大勝,嚇得王莽魂不附體。這,便是神明護佑聖天子!”
褚中軒:“......老大人是說,邵賊也會遭遇隕石、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