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3章 態度(第1/2 頁)
李琦代替李桓表達了長安的態度。
不忠,就死,沒有妥協,沒有讓步,要麼聽話,要麼開戰。
不管是死掉的先皇還是在位的李桓,這對父子治國能力或許不怎麼樣,但有一點很像,就是都偏執、狠辣、不顧後果。
你是我的臣子,你必須聽話!
益州不想聽話,但又暫時不想跟目前不知道已經到了哪裡的遼人開戰,還能怎麼辦?
辦法有的是。
比如,讓自己不忠的訊息暫時傳不回去。
如果益州最終決定不再追隨長安的腳步,那麼,李琦也好,三百使節也好,都要死在這裡。
讓三百人連信都傳不出去,無聲無息的死在益州,能做到嗎?
杜武和曹公坐在一間密室裡,這裡還坐著劍南道副使,劍南道行軍司馬,益州知府等七八位權勢最盛之人。
“不妥。”
曹公當先開口:“此人看著年輕,也確實沒什麼手腕心機,但鋒芒太盛,似乎抱著必死之心而來,這種人,肯定早就安排了死後之事,哪怕我們悄無聲息的將他們一網打盡,長安那邊也必然會第一時間收到訊息。”
杜武嘆息一聲:“遼人的軍馬到了何處?”
行軍司馬點了點身前桌上的地圖:“本來現在該到利州,但上個月,遼使耶律延被刺殺,狄相與蕭讓在朝堂上撕破了臉,之前談好的條件滿足不了遼人,現在遼人拒絕南下,應該還在隴州,除非······”
“除非什麼?”
“除非長安那位陛下,將劍南道許給了遼人。”
“不可能!”
當然不可能,大唐四百年,長安並非固若金湯,遼人和吐蕃都曾打進長安城,甚至還爆發了不下十多次的宮廷政變。
而逃難的皇帝,無一例外都往益州跑,對長安龍椅上的人來說,長安都可以讓給遼人,但劍南道不行。
如果有必要,長安甚至會撤回壓迫東都方面的兵力,全力進攻劍南道。
“按我們原本的想法,天使到後,應該是跟我們談談條件,吐蕃也好,長安也好,東都也好,甚至紅蓮教也好,誰的贏面最大,誰的條件豐厚,我們就適當的站一站,不能讓他們一直打下去。”
副使看了看周圍幾位:“可現在,東都沒來人,紅蓮教也沒來人,長安倒是來人了,可一來就倆,跟我們想的不一樣。”
“長安書院的人,可以談。”
曹公敲了敲桌子:“如果想跟我們合作,他們就要拿出點誠意來,不能有兩個皇帝,自然也不能有兩個長安。”
“很多事,未必要我們自己做。”
趙玉書站在四方館外,蔡先生雖然不情願,但還是供出了李琦所在,瞞不住的,只要趙玉書想,強行出府隨意一打聽就能知道天使的大隊浩浩蕩蕩去了哪裡。
於是趙玉書便直接趕了過來,身後不遠不近跟著兩個曹府的暗哨。
趙玉書早就發現了他們,不過也懶得甩開,自己現在還不需要甩開,讓他們在後面當保鏢也好。
四方館的晚宴結束了,客人們魚貫而出,互相拱手道別,一些人看起來分道揚鑣卻又互相給了個眼神,馬車繞了一圈又逐漸向同一個方向匯聚。
如果趙玉書有心,今晚至少可以查出三波以上私下聚首密謀的地頭蛇圈子,但他現在心思不在這。
四方館裡又走出了兩個人,讓趙玉書眼前一亮,薛家姐弟。
這倆人來了,是不是說明他們家那位對自己很不待見的薛將軍也來了?
薛將軍的爹是柱國大將軍,自己也是軍方高層,這等位置下,正使卻是李琦,這李琦到底是何許人也?總不能是哪個老的快掛掉的吉祥物王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