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決戰(六)(第1/2 頁)
到了7月30日,伊班牙-高盧的兩百架戰略轟炸機投入戰鬥。這種戰略轟炸機是林奇要求設計的,命名‘暴龍’,針對米國的,滿載航程5000公里,具有高空飛行和抵抗惡劣天氣的效能,相當優秀。在奪取制空權的情況下,這種戰略轟炸機能摧毀敵軍的陣地和工業能力。
每架‘暴龍’載彈量是8枚1000公斤炸彈或16枚500公斤炸彈,如果是投放燃燒彈,那會更多一些。
從奧廖爾起飛的戰略轟炸機,將先對一個月來戰術轟炸機沒有炸燬的建築進行覆蓋,然後在投燃燒彈。
7月31日,兩百架戰略轟炸機飛抵莫斯科上空,投下1600噸炸彈,全天投下8000噸。莫斯科主城區完全被洗劫一遍。
接下來兩天,協約國戰略轟炸機繼續轟炸,連克宮都被夷為平地。500公斤和1000公斤的重磅炸彈,沒多少建築物能扛得住,就連部署的坦克,也被直接摧毀。
莫斯科的一切都在高空偵察機的掌控之中。在大轟炸中,莫斯科地下或者山體內的軍工廠被炸燬一半以上。
從8月3日起,戰略轟炸機先對莫斯科來兩天燃燒彈燒烤,再對主城區外防線進行投放。那熊熊的烈火,將戰壕和防禦工事內的蘇軍殺傷無數。戰略轟炸機支援完莫斯科,又去支援斯摩稜斯克。在短短一天時間,戰略轟炸機將斯摩稜斯克的防線全被炸穿。
由此,地面的推進速度加快了。
到了8月7日,協約國軍從南部、東部、北部兵臨莫斯科主城區,真正的巷戰開始了。不過,此時的莫斯科一片廢墟,連像樣的建築也沒看到。
蘇軍躲在地下坑道,就等著協約國軍進去。
在一個多月的戰鬥中,協約國軍全線傷亡接近30萬人,陣亡人數累積下來約10萬人,相當高了。所以,布勞希奇和古鐵雷斯寧願多用火力開路。
如今推進到主城區,戰鬥將很快結束。這一次,蘇軍沒有斯大林格勒時的好運,因為協約國是全力以赴。
莫斯科地下防空洞。
斯塔林看著傷亡報告,深知莫斯科戰役已無力迴天。從7月以來,莫斯科地區的兵力急速縮減,雖然將斯摩稜斯克-莫斯科防禦區內的男人女人強行編入軍隊,也根本不夠消耗。
戰役開始時,正規部隊有近300萬,一半是新兵。作戰一個月,損失130多萬,特別是斯摩稜斯克,投降計程車兵高達40多萬。莫斯科外圍作戰傷亡60多萬,陣亡人數超過40萬。組建的200萬民兵,在戰爭中除了運送補給和彈藥,還會參與阻擊任務,截至目前,民兵傷亡50多萬。
除了人員傷亡,莫斯科的物資和武器彈藥也告急了。飛機基本上無法再生產,沒地方躲藏。生產的坦克只能趁晚上佈置到地面,躲開敵軍的轟炸。
狹窄的地下指揮部,沒有一個高階將領有辦法解決莫斯科的危機。打到戰役後期,各種戰術已經失效,每天只有防守和被動反擊。
莫斯科就像一座孤城,無水注入,早晚會乾涸。
“我們還能堅守幾天?”斯塔林問道。
“斯塔林同志,莫斯科城區僅剩下不到五十萬人,除非將西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盧卡加方面軍調回來。可是,我們與三個方面軍聯絡的通道僅剩下西南方向,一旦敵軍發現我軍的意圖,肯定會切斷這條通道。”沙波什尼科夫回答。
“以我軍的傷亡速度,五十萬人最多能堅持五天。敵軍佔領地面後,會對地下通道進行封堵,我們的機會更少。以列寧格勒和斯大林格勒戰役來看,協約國軍對付地下通道是有戰術的,我軍在五天的基礎上,最多還能再堅持五天。”華西列夫斯基補充道。
莫斯科巷戰計劃,讓整個城區被街壘、路壘、工事嚴密地封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