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走漏風聲(第1/4 頁)
“你可知,你自己在說些什麼?”
康熙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可置信,於是又重複問了一遍。
兒子們大了,一個個都有自己的小心思了。
他作為阿瑪,也不好插手太多。
就看太子,也是因為怕那些宮人把他帶壞,所以才時不時地敲打一番。
倘若發現有不軌之心的奴才,方能立即處死,以儆效尤。
這個時候,康熙理所當然地忘記了,此舉只會讓太子離他越來越遠。
不能出宮建府,就意味著不能結交群臣,發展自己的勢力。
半輩子都生活在毓慶宮這麼個逼仄狹窄的院落裡,即使它是太子身份的象徵又如何。
不過是個大一點的牢籠罷了!
一舉一動都在皇上的監視之下,彷彿提線木偶般被人操控著。
更何況,康熙動不動就清除一波伺候太子的奴才,讓他怎麼可能培養出自己的心腹?
三十好幾快四十歲的人了,活得像個孤家寡人似的。
什麼都要靠著他的皇父!
太子沒被逼瘋,才是奇怪了。
眼下,兩個人自然都想不到其他地方去。
康熙問完就等著自己兒子的回答。
即使他的掌控欲讓他有些心動,但是如果老四否認了,他也不會覺得意外。
只是心中難免會對自己的這個四兒子,產生幾分不好的印象。
出爾反爾,說出口的話又再否認,總給人一種言而無信,不可靠的感覺。
胤禛卻沒有如同康熙想象中的那樣,而是一如既往的堅定自己的選擇。
他就是那種做了選擇,就會一往無前執行下去的人。
更何況,既然臉面自尊都已經放下了,就何必再糾結呢?
於是胤禛一狠心,直接揭開了遮羞布:“皇阿瑪,弘昀病逝一事肯定有內情,兒臣請求皇阿瑪徹查雍親王府,給,給無辜枉死的弘昀,一個交代!”
“請皇阿瑪恩准!”
說著,他就又跪下行了一個大禮。
語氣鄭重中又夾雜著幾分難以掩飾的悲痛。
康熙愣了一下,而後嘆了口氣,略顯為難道:“老四啊,朕知道你是愛子心切,只是……徹查一個王爺的府邸,你知道這是一件多大的事情嗎?”
其實他更想問的是,你就不怕,傳出什麼難聽的流言蜚語來?
只是為了一個兒子,就弄得大張旗鼓的。
就不怕自己成為別人嘴裡茶餘飯後閒談的笑料嗎?
康熙也不是沒有死過兒子。
相反,他死的兒子加起來,幾乎就要佔他成年兒子的一半了。
每一次他都心痛難耐。
可是隻有最開始時,他是最難接受的。
後來好像都習慣這種骨肉分離的感覺了。
甚至為了不過於悲傷,而故意不去關注,不投入太多感情。
以免失去的時候,根本無法接受。
可是,哪怕就算是嫡子承祜夭折的時候,康熙悲痛到食不下咽,也沒有想過把皇宮裡翻個底朝天,去追查害死承祜的真兇。
只是在口頭安慰過赫舍里氏後,又投入了無窮盡的朝政之中。
他那個時候是怎麼想的呢?
康熙神情怔忪地回想著。
好像覺得,嫡子是很重要,但是當時朝堂不穩,他與幾個輔政大臣在打擂臺。
不能因為這點小事,就弄得後宮也跟著動盪。
想到這裡,康熙無意識地瞪大了眼睛。
原來,當時在他心裡,承祜夭折,都只是一件小事嗎?
“兒臣清楚,只是,兒臣再也承受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