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科普(第1/2 頁)
寧采薇神色一喜,「首輔丶次輔?那可是閣老啊。義父要是能請其中一人當你老師,那就是燒冷灶的最好機會。」
「這個專案的回報,簡直無法評估。」
「真要是起復了,那不就是你的大靠山?玩兒政治,背景和站隊最重要啊。」
一邊說一邊摸摸朱寅的背。
朱寅盤坐在竹蓆上,小身板挺拔如松,但一點也不僵直,反而有種鬆弛感。
寧采薇很喜歡朱寅這種坐姿。
這是男人自律又自信的表現。
「不一定是這兩人中的一個。」朱寅語氣淡然的說道,「是當然最好。就算不是,我也能找到其他官場靠山。」
「攀不上內閣大臣丶尚書侍郎,巡撫丶布政使之類,將來還是有希望攀附上的。」
「最起碼,前期也能攀附知縣這樣的正處級實職領導。」
「在一個縣,能攀附知縣丶縣丞丶主簿,甚至結交到典史丶教諭丶經承丶師爺等縣中大人物,也夠我們滋潤幾年了。」
寧采薇是商業大佬,享受的政治級別也是副部。她從來不認為科丶處級的小官兒是大人物。
「嘁,縣中大人物?芝麻大的大人物吧。」
朱寅見寧采薇不以為然,神色有點不屑,知道她出身太高,對基層社會的生態結構缺乏認識。
他提醒道:「我們現在就是草民啊,你不是寧總,我也不是探員,我們是最底層你知道麼?」
「我們連戶籍都沒有,身份上就是流民。一個衙役就能把我們抓了,沒收我們的財物。」
「縣衙典史不入流沒錯,連從九品都不是。六房經承,更只是胥吏。」
「可是在一個縣,他們絕對就是大人物丶官老爺,是普通百姓根本惹不起的存在。至於知縣等正式官員,普通人甚至一輩子都沒有機會見到。」
「你以為知縣小?人家掌管一縣之政,俗稱百里侯啊。」
「整個大明朝只有1100個縣,晚明時期人口兩億,平均一個縣有十幾萬人口,地盤比後世的縣更大。」
「大官的確不把知縣放在眼裡,可是普通百姓,千萬不能小瞧了,人家一句話,真能讓我們家破人亡。」
「所以啊,我們一定要謙虛,要卑微。起碼要到我中秀才了,我們的腰桿才能伸直一些,等到我中舉或者進了國子監,才能真正挺起胸,揚眉吐氣。」
「在此之前,我們是龍要盤著,是虎要趴著。暫時忘記現代身份,先融於進去。」
「這個落差對你而言很大。但你要是不轉變心態,會活的很辛苦,很痛苦。」
「等到了浙江,我們就設法結交這些縣裡的『大人物』,不然的話,你生意也做不成。就算發了財,也會被勒索破產。」
「你的長相也太過出眾,要是沒有靠山撐腰,也很容易招災惹禍。強搶民女這種事情,古代哪裡沒有?你千萬不要大意。」
寧采薇點頭稱是,「你提醒的對,是我心態沒有完全轉過來。我們就是底層小人物,靠著李如柏和野豬皮的饋贈,發了一筆小財而已。」
「義父名氣雖大,可畢竟被罷官奪俸,護不住我們,我們不受他連累就不錯了。」
「所以啊,咱們不能一口吃個胖子。步子大了…等你考中了功名,我這邊賺到大錢了,就幫義父活動,幫他官復原職。」
「他恢復官職了,人脈資源一啟用,本身不就是大靠山?」
朱寅點點頭,「義父最高做到左都督,武將極品,差點封爵位的人。」
「他要是官復原職,就算是武將,也是大靠山了。他要是再招募幾千家丁,我們就更有操縱空間。」
寧采薇歷史不好,問道:「明朝不是猜忌武將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