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第1/2 頁)
朕回想了下,意識到他說的應該是他最後不自覺彈起身來的時刻。彼時朕光顧著不要被嗆到,確實沒注意別的。&ldo;那你上朝怎麼辦?&rdo;傷痕這麼靠外,隨便一動就會被人看到啊!
&ldo;這也是臣想和陛下說的。&rdo;謝鏡愚道,&ldo;臣預備請病假,留在府上辦公,請陛下恩准。&rdo;
朕想了想,也只有這個辦法。主要因為痕跡實在太過明顯,一看就不是正經玩意兒弄出來的。&ldo;那就這樣辦罷,等你傷好了再回來。&rdo;
謝鏡愚立即稱謝。朕向來不耐煩他周到的禮儀,便打斷他道:&ldo;魏王到底怎麼回事,現在能說了麼?&rdo;
此時再瞞著朕也毫無意義,謝鏡愚便大致講述了一番。朕聽了聽,事情走向基本和朕的猜測一模一樣‐‐雍蒙用冠冕堂皇的理由讓謝鏡愚收手,謝鏡愚當然不肯;兩人話不投機半句多,便翻臉了。
&ldo;也就你們倆,才能讓滿朝都傳得風風雨雨。&rdo;朕沒忍住嫌棄。尋常官員不和哪裡至於鬧成這樣?
謝鏡愚低垂著腦袋,以此表現自己真誠認錯。&ldo;驚動陛下確實是臣的錯。&rdo;
潛臺詞,和雍蒙鬧翻一點錯都沒有?
對他的死心眼,朕向來只有服氣的份兒。&ldo;那你說,這爛攤子要怎麼收場?&rdo;
謝鏡愚停頓了一下。&ldo;臣還不知陛下和魏王殿下說了什麼。&rdo;
&ldo;朕只是告訴他,若是再有下一次,就讓他滾去嶺南,這輩子都別想回興京了。&rdo;即便是再說一遍,朕還是覺著沒好氣。
聽出此嶺南與彼嶺南不同,謝鏡愚頓時大驚失色。&ldo;陛下,您實在太過莽撞了!&rdo;
不用他說朕也知道莽撞,但真聽到他說朕還是很不爽。&ldo;不然呢?你覺得朕還能給他好臉色?&rdo;
謝鏡愚沉默了一瞬,再開口時聲音很輕:&ldo;臣謝陛下對臣的維護,然而魏王殿下輕易不可動。&rdo;
對此,朕的回答是一聲冷哼。
見朕不買帳,謝鏡愚並沒退縮。&ldo;魏王殿下向來識得進退。他這次錯判了,並不意味著他會繼續錯判。而且,他對陛下沒有貳心;便是有些別的,也罪不至此。&rdo;
朕聽到雍蒙就心煩,更心煩的是朕還知道謝鏡愚說的是對的。&ldo;那你再說說,魏王向來機敏,為何這次會錯判至此?&rdo;
謝鏡愚肯定知道答案,但他沒有立刻回答。他望著朕,朕也望著他。好半晌,他才緩緩開口,語帶澀意:&ldo;因為臣沒法過中秋。&rdo;
在他說出口之前,朕已經猜到了‐‐謝鏡愚是南吳謝氏唯一的後人,朕早前也確實因此忌憚他;後來根除康王這個禍患,但除了朕、謝鏡愚、阿姊及辦事的嚴同復,根本沒人知道。雍蒙也不知道,故而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朕還有戒心;由此推斷,朕與謝鏡愚肯定是面和心不和,無論多親密都是逢場作戲而已。
朕將康王已死之事保密,為了是有人藉機作亂時戳穿他;結果變成個麻煩,實在始料未及。&ldo;此事是朕的疏忽。若是朕早點……&rdo;
這話沒能說下去,因為謝鏡愚突然傾身,用唇舌結結實實地堵住了朕。片刻之後分開,他啞聲道:&ldo;臣能遇到陛下,實乃臣畢生之幸。&rdo;頓了頓,他又補充:&ldo;而且,像這樣的問題,也不會有下一次了。&rdo;
朕不知道他是有自信不會被更多的人發現,還是保證發生類似之事後他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