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頁(第1/2 頁)
當然,雍蒙沒用疾病這樣的藉口,而是說謝鏡愚兢兢業業、時常值宿,自己一請假就三個月,和他一比實在是於心有愧,以後定當效仿云云。這酒謝鏡愚自是喝了,又客氣了幾句。
見他們倆有來有去、挺像那麼回事,朕的腹誹簡直就要突破天際了。說你倆是影帝你倆就真是影帝啊?後世到底欠你們幾座影帝獎盃?
也許是朕吐槽得太厲害,半晌才回過神。但不回神則已,一回神朕就驚了一驚‐‐
為什麼朕面前突然多了好幾個想要敬酒的大臣?而且,除了他們之外,其他人也望著朕這頭、滿臉躍躍欲試?
……朕錯過了什麼重要的轉折麼?
朕狐疑著,一邊應付面前的大理寺卿,一邊下意識地去看謝鏡愚。他這會兒倒是沒裝死,而是望著朕,眉眼間笑意微微。雖然不是很明顯,但朕讀得出,他對現在的情況相當滿意。
滿意?滿意什麼?他知道朕不愛喝酒,不是麼?
朕愈發狐疑,不免再去看第二個風向標‐‐阿姊。而後朕發現,阿姊面上表情幾乎同謝鏡愚一模一樣;如果一定要說有區別,區別就是她的自豪更明顯,就差在臉上明寫&ldo;我的皇弟如此英明神武你們不服也得服&rdo;了。
見得如此,朕沒費神再去看王若鈞。事實昭然,諸臣這是把謝鏡愚和雍蒙和解的功勞都算在朕頭上了。一個重臣,一個親王,被朕於無聲處不知不覺地擺平了‐‐
這樣厲害的頂頭上司不該敬酒順道奉承麼?
當然要敬,不敬才是傻瓜啊!
朕能讀懂他們的心態,也不能違心地說不享受這種崇拜,然而腹誹還是忍不住‐‐雖然朕立志做個英明神武的皇帝,但這個真的不關朕的事!朕沒安排他們互相敬酒、還一笑泯恩仇的橋段,他們是自己講和的,你們真的必須得信!
可不管怎麼說,雍蒙願意借坡下驢還是令朕鬆了口氣。朕估計他心裡還有些殘餘的癥結,但既然他仍舊決定留任吏部侍郎,這事兒就還有挽回餘地。畢竟,人心是會變的;只要好好應付,朕不信他會惦記朕這棵歪脖子樹一輩子‐‐
當然,朕從不妄自菲薄,歪脖子樹只是對雍蒙而言。
好容易捱到群宴結束,朕回到寢殿,倒頭就睡。因為喝多了酒,第二日又是假期,劉瑾忍著不叫朕,直到朕辰時自然醒。等洗漱用膳完,外頭就遞了信進來,說黨將軍帶著長子求見。
來得還挺快,朕頓時一掃之前的精神不濟。&ldo;宣!&rdo;
黨和說話向來直來直去,唯一一次兜圈子還是上次拐彎抹角地希望朕給他的女兒找個好婆家。今天他覲見,倒也沒催婆家的事,而是把今年隴右道的軍情詳細匯報了一遍,黨淵遠則幫著補充一些具體之處。
朕仔細聽著,不時點頭。等他說完,朕也差不多對回紇近來的動靜有所瞭解。&ldo;稍後朕會召見慕容將軍,&rdo;朕這麼告訴黨和,&ldo;等聽過受降城的情況,屆時朕再一起做安排。&rdo;
黨和立即贊同道:&ldo;臣也正有此意。畢竟北疆防線極長,牽一髮而動全身,咱們自己確實要先通氣。&rdo;
朕又點了點頭。&ldo;若有必要,朕會命諸位大將軍入甘露殿朝議。&rdo;
因著正殿中的地圖,甘露殿朝議基本等同於要大動干戈。黨和再清楚不過,深深躬身:&ldo;能為陛下效犬馬之勞,是臣之幸。&rdo;
&ldo;你和朕之間,就不必說這樣的話了。&rdo;朕擺了擺手,跟著想到了朕之前的計劃。&l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