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番外:除夕夜(第2/4 頁)
是學神了。
張勝利,今年不過16週歲的年紀,卻已經是雄安大學數學系的大一學生了。
張勝利,可以說是整個家裡,智商最高的一個人。
而相對的,和張勝利作為龍鳳胎的張淑安,則是全家智商最低的。
張勝利的智商,接近160,而張淑安的智商,只能算是普通人,只有110的水平。
也是因此,年僅十六歲的張勝利,和張冀西還有張華北同年參加了高考,並且一舉考到了史無前例的741分的成績,摘得了狀元的寶座。
是的,如果張勝利和張冀西錯開參加高考的話,說不定他們家能夠連續兩年出兩個狀元呢。
而老小張淑安,張浩在發現其智商確實是不如幾個哥哥以後,也是沒有過多的要求,只要求其健健康康的長大就是了。
如今,張淑安就讀於雄安第二高階中學的高一。
張浩計劃讓其走藝術道路,學個鋼琴或者其他的樂器之類的,未來總是不缺謀生的手段的。
再加上,從第一次高考開始,我國就規定了有藝術類院校可以報考的。
張淑安雖然學習成績只能算是中不溜,但那是和家裡的三個哥哥比較,實際上,張淑安是學習最刻苦的那個,就算是最後考不上什麼專業院校,就算是考個藝術類院校,也是可以接受的。
幾人一起忙碌著。
突然,客廳之中的電話響了起來。
李舒琴聽到電話的響聲,不由得喊道:“淑安,去接電話!”
張淑安聞言,放下手裡的活計,便是跑到電話旁接了起來。
另一邊的辦公室之中,張浩撥通電話之後,便是聽到對面的聲音,不由得笑道:“是淑安吧,跟媽媽說,我會晚點回去,你們稍微等一下我。”
聽到這個話,張淑安頓時高興了起來。
就見張淑安一邊掛電話,一邊高興的喊道:“爸爸說讓我們等他,他會晚一點回來。”
聽到這話,房間之中的幾人都是露出了笑意。
一家人也是更加開心的忙碌了起來。
相對於張浩家的情況,平常的老百姓,雖然有所不如,但透過這些時間的發展,也是遠遠超過了建國前。
從早上開始,全國各地的菜市場,便是圍滿了人。
準確的說,絕大多數的年貨,早在之前的幾天,就已經基本上採購的差不多了。
但是,一些新鮮東西的採購,卻是隻能等到除夕這一天的上午進行採購了。
看著菜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新鮮反季節蔬菜,雄安鋼鐵廠的五級工李坤也是身形頓了頓。
他想起了家裡的三個孩子的情況。
這些反季節蔬菜,最早的57年的時候,石門周邊的一處公社走出了一名大學生,而這名大學生在回到公社後,便是帶著人搞起了大棚反季節蔬菜。
而這個事情,也是得到了雄安大學農學院的教授的高度關注,並給予了技術支援。
這一下可好,當年,便是成功搞出來了大棚反季節蔬菜。
不過幾年的時間,這種反季節蔬菜,也是慢慢的在全國範圍內都普及了。
只是,因為反季節蔬菜畢竟才出現幾年的時間,價格還是比較貴的。
李坤看了一下那些菜的價錢。
一斤西紅柿,竟然要0.62元。
要知道,一斤豬肉,雄安菜市場的價錢,才0.71元。
說起來,我國早在剛剛建國,便是從蘇聯引進了白豬。
白豬相對於黑豬,具有養殖週期短,糧肉兌換比高等優點。
通常情況下,傳統黑豬,糧肉比約為8~10:1,也就是說,需要八到十斤糧食或者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