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雙管齊下(第1/2 頁)
這個問題鍾禮林卻能答上來。 “國法司下設八部,每部分管三洲,每司州下各自分管州內各城,除泗楊外,各城司處均有官門府邸敞聽民訴,以正試聽。除此之外,也可報與國兵司駐部,絕不會坐視不理的。” 他詳細地介紹著,泗蒙舉國二十四洲內,每個洲、每個城內的城司都有如此的機關。 韓東文聽了直點頭:“鍾大人說得很好,那麼,獎勵呢?” 他本不該叫鍾禮林大人,他本不必叫任何人大人的。 但都這般光景了,守那些禮數又有什麼用?倒不如像對待小紅豆一般,從話裡話外的細枝末節入手,讓別人起碼聽得舒服一些。 “獎勵?” 鍾禮林挑了挑眉毛:“何事的獎勵?” 見他反應有些奇怪,韓東文解釋道:“當、當然是這檢舉揭發的獎勵啊。” 鍾禮林聽完,忍不住皺眉板起臉來:“為國民者,本就當護國愛國,須得是自發自願的義務行為,談何獎勵?若以金銀嘉獎,豈不是用銅臭玷汙了赤子之心?” 他是將門之子,幾乎本能地抗拒這種將愛國與金錢聯絡起來的事情。 韓東文微微嘆了口氣,無奈道:“鍾大人,你……” 他想了想,繼續道:“如果之前全靠我國民一腔愛國熱血赤子心,那麼可有叛亂謀逆之事被揭發啊?” 說實話,這真不是什麼稀奇事,謀逆並不總是揭竿而起,真刀真槍與官兵爭鬥要鬧革命的。 更多情況下的謀反,不過是幾個市井無賴、獄中逃犯落草為寇,遊竄打劫罷了,雖是山匪強盜,只要不歸朝廷管的,帽子若是要往大了戴,自然也能扣個謀反。 鍾禮林愣了愣:“這……卑職不知。” 韓東文正色道:“你不該不知,各部奏章雖然我不看,總還是過了你們的手再分至於三司當中,老師,是否如此?” 他看向了文永行。 文永行點了點頭:“的確如此,禮林,你說你不知,是因為從未見過這類摺子,便以為奏章中並不上報此事吧。” 鍾禮林點了點頭,他的確認為如此。 “但謀反這種事情卻是一定要報的,你從未見過這種摺子,只能說明的確很少有人檢舉過。” 是這樣嗎? 鍾禮林面色凝重地沉默了。 “看來,鍾大人想象裡的赤子已經被餓死得不剩幾個了。” 韓東文聳了聳肩膀:“既然法司兵司都可接受檢舉,我覺得此事不但要有賞,還要重賞,泗矇眼下正受塔卡與西亞逼迫,百姓若是再被動搖一番,恐怕真會步了史書的後塵啊。” “重賞……” 文永行捋了捋鬍鬚:“若是有人圖利誣告,該何以處置?” 韓東文豎起兩根指頭:“第一,重賞須得查實處理後再發放,第二,對查後並不屬實的,除不賞外,也要施以懲處,不必太重,單是銀錢懲治即可。” 對於想要碰瓷薅羊毛的,只要讓檢舉的成本從0變成1,就能降低很多濫竽充數的情況。 “唔,不錯,不錯。” 文永行欣慰地笑著點了點頭:“你的此番設想,倒的確有些道理。好了,暢談許久,我看咱們今日便就此……” “等等等等一下。” 韓東文打斷了文永行:“您說設想有道理,所以……呢?” 沒下文了? 文永行臉上的笑容消失了,嘴角也垮下了一些。 韓東文這學生還想做什麼? 真想頒佈一番諭令不成?國法司國兵司,誰會聽你的啊! “當下的局勢,無論國法司還是國兵司,都不太會順殿下的意思。” 鍾禮林心直口快,但也盡最大努力選擇了溫和一些的說法。 韓東文點了點頭,卻仍是一副自信的表情:“的確,若是單獨找任何一邊,都不太有可能推動此事,即使在他們看來,賞與不賞並無區別,反正都沒有人會站出來檢舉,但總還是沒道理費這番功夫。” 他站起身來,撣了撣自己的袖子:“所以,還請鍾大人替我傳個訊息與國兵司,您曾任休部部尉,想必還是有些門路的。” 韓東文頓了頓,補充道:“啊,對了,不必說是太書閣的意思,單說國法司有打算行此舉即可,不然我想澹臺大人多半不會放在心上。” 國法司已…… 鍾禮林沉吟了片刻,目光探詢地望向了韓東文:“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