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服輸(第1/2 頁)
張華棋看著楊大、楊二掙扎著爬起來,她走到他們面前,充滿自信問道:“你們服不服?” 楊大、楊二看著張華棋,眼中充滿了佩服,他們低下了頭,說道:“我們服了,華棋姑娘真是身手厲害。” 張華棋之所以上次在賣菜當日斷定劉天明他們沒有什麼武力,一是看他們走路就不像有專門練過功夫的樣子。 在現代看到專門練過功夫的人走路的姿勢給人感覺都是孔武有力且走路是大步的,比如可敬的兵哥哥們。 反倒是慕容博,給她的感覺是大有可能會懂武力,因為第一次撞進他的懷裡,他的馬步很紮實,下盤很穩。 張華棋笑眯眯的與劉天明三人說:“今天的比試就到這裡結束,你們稍休息一下,等一下我們一起要下田了。” 因為按照約定,比賽他們輸了,不僅要幫助張華棋家與她大伯家收割稻穀,後面還要聽從她的吩咐,但是他們不覺得丟臉。 雖然張華棋的年齡都比他們小,但是她的思想能力與“動手”能力都在他們之上,他們都是心甘情願的聽話照做,大丈夫能屈能伸嘛 。 張華金見劉天明穿的衣服不方便下田,叫對方換了他的勞動用的衣服。 張華棋家的八分田比較小,他們計劃先收割小田的稻穀,再收割大田稻穀,一大隊人浩浩蕩蕩的向稻田出發。 站在稻田邊,放眼望去,一片金黃的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走近一看,稻穗上的稻穀顆顆飽滿,沉甸甸的,稻香在空氣中四溢,那是大自然最慷慨的饋贈。 劉天明從來沒有幹過地裡的農活,張華棋叫張華金教劉天明如何正確地收割稻穀。 告訴他要用鐮刀的刀刃割斷稻杆,然後將稻穗整齊地放在一旁,邊說邊示範收割動作。 劉天明聽得很認真,看得也很仔細。 張華金示範完後看著劉天明,帶著鼓勵的眼神道:“你試一下收割的動作。” 劉天明也不矯情,他學著張華金的樣子,拿起了鐮刀,開始收割稻穀。 他的動作雖然有些生疏,但他很認真地幹著,很快就掌握了技巧。 張華棋和張華書姐弟倆動作熟練,他們彎著腰,一手握住稻穀的杆的中間部,一手拿著鐮刀,輕鬆地將稻穀割斷。 楊大、楊二平常農忙時會去給別人家田多的農戶幫忙幹農活賺取臨時工的費用,所以他們也算是經驗豐富的農民,動作嫻熟而有力。 張田寶是老農民,幹起農活來風風火火的,自然割得快,割得多,看得劉天明是有點目瞪口呆。 而辛氏雖然會收割稻穀,但平常下地少,割得較慢。 今天她與張華水一起下田,最主要是教華水割稻穀,所以華水也是新生下田,割得比較慢。 張華金看著華棋家的地快割完了,叫上楊大幫忙將收割下來的稻穀捆綁成一捆捆。 然後與他爹一人用一支兩頭尖的竹製禾槍插入稻穀捆,一邊各挑一捆,擔著往地堂走去。 割完張華棋家的稻田後,他們坐在田基上稍作歇息,吃著菜包子,喝著涼開水,稍後計劃去張華金家的稻田幫忙收割。 劉天明與張華水疲憊的一屁股坐下田基上,兩人同病相憐的對視一眼:腰痠背痛,手又痛。經歷過的人易引起共鳴,一個眼神都會秒懂。 張華棋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給大家一個煽動人心的訊息:“大家先休息一下吧,今天中午就吃點包子應付一下。” “等晚上天明、楊大、楊二和我大伯一家去我家吃飯,今晚有肉有菜,我下廚。” 大家聽了,都歡聲表示贊同。 經過大半天的辛勤勞動,接近夕陽西下時,張田保家裡的稻田裡的稻穀全部收割完畢挑回到了地堂。 大家望著自己的勞動成果,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劉天明、楊大、楊二一起跟著張華金與張田保回到了張華棋的家中,劉天明見張華棋家收拾得整整有理,對她的好感更上升了。 張華書和張華水連忙上前迎接他們,畢竟都是客人,給他們倒了茶水。 晚飯是由張華棋兩姐弟與辛氏、張華水提前回家一起準備的。 他們燜了一隻雞,將從張屠戶家訂好的五花肉爆炒,蒸上排骨,又去菜地摘了青菜,備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大家圍坐在桌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