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頁(第1/2 頁)
宣和帝乾枯的指尖劃過杯盞邊沿,褐色老年斑的臉微動,輕笑道:「聽聞那芙姨娘出生青樓,生得絕色容姿,還有副好魅惑人的嬌嬌嗓子?」
「是,京中怕是無人能及,要不然也不會勾得恩伯侯欲扶她為妻,侯府後院其他女人他碰都沒碰過。」黑衣人抬眸看了眼上首已年過七旬的皇帝,那雙眼睛裡已是蒼老渾濁,宣和帝似乎什麼都沒說,又似話全說了。
要說皇帝年老體邁,精神氣比壯年不及,總是私下傳召太醫。但現在還沒到大選,承明宮就又添了好幾位后妃,宮裡還有所傳聞,如今皇上還能一夜御三女。
宣和帝擺手:「行了,退下吧。」
等他再抬頭時,黑衣人已經消失在書房,宣和帝毫不意外,讓身邊的曹培盛傳皇后到承明殿。
孫皇后聽聞宣和帝召見,眼底閃過厭惡之色,強忍著噁心,等曹培盛離開,她才冷冽出聲問道:「皇上怎麼有空想起我來,可是新添的后妃伺候不盡心?」
「娘娘,皇上召見是好事,證明娘娘恩寵尚在,那些小浪/蹄子算什麼東西?總不可能爬到娘娘頭上。」嬤嬤在旁邊低聲勸著,哪有男人不好美色,更何況還是坐擁天下的帝王。
這話讓孫皇后心裡更加覺得噁心,她根本不想伺候那老男人。要不然不會在他剛表露出想讓後宮添新人,她不僅沒有絲毫拒絕,反而一口答應下來,甚至親自替他物色美人,將人送到承明宮。
外頭那些大臣還上書請求廢后,批她這皇后當得不稱職,無顧龍體安危,勾得皇帝夜夜笙歌,簡直字字珠璣。但他們壓根不知道做這些事是得了皇帝首肯,就算她從中牽線搭橋,有自己的私心,可如果沒皇帝點頭,那些女人能進得了承明宮?
皇帝捨不得處罰她,可不是因為多疼愛她,只不過是沒了她以後,這些罵名沒人承擔,皇帝還想繼續做他垂範千古的明君。
嬤嬤怕耽誤時辰,催促了好幾聲,孫皇后才收斂起臉上神色,讓宮娥伺候她換衣梳妝。
銅鏡中的女人明明才二十五歲,但臉上溝壑縱橫,猶如歷盡滄桑,唯有雙偶爾流露怨恨的眼睛,洩露出她心底情緒。都說孫家聖眷優渥,一連出了兩任皇后,但只有她曉得宣和帝心中的齷齪心思。
大家都說他對她姐姐百般寵愛,可她小時候就聽過姐姐跟母親訴苦,姐姐身為繼後,在後宮的日子並不好過,相比較起來,她是淑妃時日子興許還能好些。至少在她是淑妃的時候,宣和帝的賞賜與偏愛都是當著眾人面前展露的,等她成為繼後這些不復存在。
那時候姐姐常說,宣和帝與孝昌皇后是年少夫妻,哪怕王家兒郎在朝中被人被擠壓,王家只能落寞地退回澹州,帝後關係惡化僵硬,但誰都取代不了孝昌皇后在宣和帝心中的地位。
尤其是在孝昌皇后難產去世後,姐姐恍然明白,她只不是宣和帝樹立起來的靶子,宣和帝最在意的還是孝昌皇后,孝昌皇后身後是有半朝之稱的王家,有底氣和宣和帝鬧矛盾,而她和孫家只能靠皇帝恩寵度日。
姐姐整日裡鬱悶哀愁,自覺自己比不上孝昌皇后,甚至連累的原本順遂安穩的孫家,不得不捲入朝堂爭鬥,爹爹一把年紀還得操勞奔波。
孫媛垂眸掩蓋住眸底神色,可憐她姐姐到死都覺得她輸的人是孝昌皇后,其實她輸的從來都是宣和帝那顆冷酷絕情的帝王心。這人就是徹頭徹尾的騙子,玩弄朝堂大臣,又將後宮女人玩得團團轉。
或許他曾有過年少心動,孝昌皇后又是他嫡妻,他可能喜歡過孝昌皇后,但最終他最在乎的人只是他自己。
王家自來人才輩出,先帝第二任皇后出自王家,孝昌皇后亦是出自王家,宣和帝自然不能看著王家外戚做大,所以哪怕他剛登基,就封當時還是他王妃的王家女為孝昌皇后,但也是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