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玻璃(第2/2 頁)
產一種很神奇的東西,文章對研究什麼沒有多說,只是說讓商人們等待。
這個訊息隨著報紙,在商人中瞬間傳播開來,商人們也第一次重視起了報紙,沒想到這麼還有這麼珍貴的資訊。
一時間青州城的商人到處詢問齊王到底在幹什麼?
他們唯一得到的線索是齊王從河灘上取了不少沙子。
沙子?商人們困惑了,這是用來幹嘛的?
對於現代人,基本會了解,沙子可以用來生產玻璃。
這正是蕭銘的下一步要搞出來的東西,其實蕭銘要生產玻璃不是純粹為了賺錢,更多是想要利用玻璃製造諸如望遠鏡,化學儀器之類的東西。
因為化學實驗室的確需要這些東西來提純出更純的鹼,而最重要一條是蕭銘已經集齊了生產玻璃的材料。
這就是集齊了龍珠的效果一樣,應該召喚神龍了。
沙子,石灰石,純鹼,這就是生產鈣鈉玻璃的條件,沙子裡中的二氧化矽,純鹼降低熔點,石灰石提供鈣,一種純淨透明的玻璃就可以誕生了。
這就是化學儀器,燒杯,量筒,試管等需要的材料,有了這些裝置,化學實驗室就沒問題了。
集齊了材料,下面就是熔斷,玻璃液的形成需要一千三度,這個溫度基本上和煉焦差不多,於是為了提高溫度。
蕭銘不得不設計一款專門用來提升溫度的裝置,蓄熱室。
蓄熱室是磚類建築,一般是兩個相隔,中間是熔爐,兩個蓄熱室會填滿多空格子磚,從蓄熱室鼓風將兩個蓄熱室的熱量在中間的熔爐進行熱交換從而提升爐內的溫度。
以前沒有磚,蕭銘自然沒有采用蓄熱室,現在磚有了,人手也有了,自然要鳥槍換炮,現在無論是高爐鍊鐵,煉焦都在建造蓄熱室。
如此以來焦炭的品質提高了,鐵的質量也提高了,玻璃很幸運,從一開始就能享受熔爐蓄熱室。
生產玻璃的人員蕭銘傳授了一變生產玻璃的知識,熔爐蓄熱室建成之後,就可以將材料混合扔進去,當玻璃液出來以後,就是退火吹制玻璃器皿的時候,這個只能使用人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