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第1/2 頁)
但只要有個大概樣子就夠了。
雪人的確是個很聰明的種族,麥冬將鐵犁的大致樣子和作用以及原理說了之後,雪人工匠們實驗了幾次,雖然每一次都不成功,但卻一次比一次好。
等到將儲存的鐵礦石用了大半的時候,雪人終於鍛造出符合麥冬要求的鐵犁。
經過咕嚕牌老黃牛的實驗,新犁試用良好,完全可以滿足春天時開荒的需求。
麥冬看著將拉犁當做新遊戲的咕嚕笑個不停,又開始盤算起到春天要抓鐮刀牛來飼養的事了。
這個冬天,也不清閒呢。
不過,也很充實就是了。
作者有話要說:沒想到今天還有更新吧!沒想到今天不僅有更新還很肥吧!酷愛表揚我【搖尾巴
☆、第九十一章
做好了農具,剩下的鐵礦石也不能浪費,麥冬開始著手早就構想的一個計劃——給雪人配上裝備!
雪人的戰鬥力實在是太弱太弱了,雖然說現在有了咕嚕,似乎已經不用擔心它們的安全問題。但事實卻完全不是這樣,咕嚕雖強,卻不能時刻保護每一個雪人,那麼多雪人到了春天肯定要四處去覓食的,除非有分|身之術,不然咕嚕哪可能個個護得周全。
即便咕嚕能保護它們,但也只能護得了一時,卻護不了一世。一旦失去咕嚕,這個種族或許又將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它們自保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要配置裝備,武器自然是重中之重。而麥冬為雪人選擇的武器是——弓箭。
雪人人小體弱的身體特點註定了許多武器都不適合它們,近身搏鬥更是找死。所以,適合遠攻和群體配合的弓箭就成了上上之選,在這個時代,擁有了遠攻優勢幾乎就能壓制大部分陸上生物。
麥冬原以為製作弓箭很簡單,但真做起來卻不是想像的那樣。
當然,如果不求質量,只是做出個弓箭的樣子來那自然不難,可難就難在質量上。
雪人個子矮,力氣又小,重弓長弓肯定都不適合。麥冬便將弓身尺寸定為半米長,取質地細密的木料,用火燻烤使其彎曲,做成弓身,弓弦用的是動物的筋,就是當初撿到的串骨頭項鍊的線,箭身為木製,箭簇是鐵打,箭羽則是一種長尾野雞一樣動物的翎羽。
聽起來有模有樣的,但實際上——根本不是那麼回事兒!
麥冬雖然沒親自射過箭,但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書上電視上各種書面描寫影視資料不要太多,什麼百步穿楊、什麼彎弓射大雕、什麼平明尋白羽沒在石稜中……無論是射程還是穿透力,她做的弓箭都遠遠達不到這些「傳說」的標準。
弓弦拉滿能射五十米,而且,到五十米的時候,箭矢的威力已經不剩下什麼了,因此在保證箭矢威力的前提下,有效範圍只在大約三十米內,三十米內穿穿楊樹葉倒是可以,石頭就別想了。
麥冬拿著新做好的弓箭和咕嚕一起試了試,將能找到的還在地面活動的動物都試了個遍,發現這樣的弓箭也只能對付對付皮毛不怎麼厚的傢伙,像盔甲龍那樣皮糙肉厚的,箭射在它身上就跟撓癢癢差不多。
恰巧的是,盔甲龍幾乎是平時坑害雪人最多的海邊生物了,這貨海陸兩棲,皮糙肉厚,一般動物都奈何不了它們。而不知為何,它們特別喜歡吃雪人,因此對於雪人來說,每次靠近海邊都是一次生死歷險記。像麥冬見識過的那次海祭,其實她還錯過了開頭,錯過了盔甲龍大啖之後滿足離去的場景。
這樣天敵一樣的對手,自然要找到防禦的辦法。
雖然盔甲龍本身防禦能力超絕,但還是不能阻止麥冬心裡鬱悶。她是想給雪人製作出一個強有力的攻擊性武器的,但現在武器的威力只是能勉強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