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遷都(第1/2 頁)
皇太極在追擊途中,順便佔據了空城遷安,讓弟弟阿齊格在這裡防範遵化和遷西來支援的明軍,而他自己繼續追著逃跑五千明軍。
實際上遷西和遵化的明軍因為害怕被伏擊,並沒有出城援救,只是不斷派斥候去遷安一帶偵查。
而豪格防守的灤州城,壓力要大的多,朝廷不斷要求薊州都督劉策收復灤州,大軍不停進攻欒州,並且周邊援軍也不斷到來。
王樸帶著幾千人從昌黎又逃到撫寧,被吳三桂接應到山海關才算安全,皇太極這次把山海關裡的吳三桂兩頭堵死,想找機會打下這座大明的萬里第一關。
山海關另一頭的多爾袞和多鐸,經過數日強攻。勉強拿下了要塞寧遠,但也付出數千精銳的代價。所以當他們越過寧遠到達山海關外最後一座大明城池綏中時,也學聰明瞭,只是用火炮打一會兒城牆,再用兵試探一下,絕不強攻。
兩人在大營裡,一邊想著打仗的事一邊聊著天,多鐸對多爾袞說:“大哥,都要像打寧遠這個樣子,我們手裡的大軍遲早要耗光,我看皇太極沒安好心。”
“我也是這麼想的,上回的遇刺,讓皇太極連我們也有疑心了。按漢人的說法,讓我們攻打山海關,就是要消耗我們的實力,這叫陽謀。但我們沒有辦法,如今也只能這樣裝下樣子。”
“大哥盛京城裡來信了,那位估計不行了......”
“她快點死才好,我們就可以撤兵了”
多爾袞望著眼前的要塞,第一次真切的感覺到了什麼叫“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眼前的這座城池和它後面的雄關,就是再多幾倍的人馬,他也沒信心能打下來。
皇太極的兩頭合圍,並沒有嚇著吳三桂,山海關城防險要,再加上關內糧草夠吃兩年的。只要小心點,別讓清軍鑽了空子,打下山海關是不可能的。
可皇太極大軍出現在關內,像是在大明京師頭上掛了一把劍,可嚇壞了大明朝廷,崇楨皇帝朱由檢,召來大臣們商議如何處理,看有沒有什麼辦法趕走這夥清軍。
但如今的情形,京畿重地前有強敵,後有叛軍,帝國的大廈已經是搖搖欲墜,任是他老朱家太祖從棺材中爬出來,也得頭大。
本來要討論的是如何趕走叩邊的清軍,結果朝廷裡不少人開始討論起遷都,東林黨大都分家在南方,對這個提議很是贊同,畢竟長江邊上還有舊都南京,秦淮河邊還有如花姑娘。
面對著時刻有性命之憂的北京,崇楨皇帝有些心動了,畢竟誰都不想死,誰都想睡個好覺。
動了心思的朱由檢,下朝後叫來了妹夫鞏永固、表弟劉文炳二人,詢問兩人的看法。兩人也是遷都的支持者,也就勸崇楨皇帝早作遷都的準備。
併為他例舉了遷都的好處,如保證國家穩定,可以依長江天險而守,讓清軍和起義軍相互為廝殺。以後等有機會可學太祖皇帝,由南向北打過來,收復故土。
送 走他們二人,崇楨皇帝還是覺的沒底,就又召見其它六部大臣,其中大部分都是贊同遷都的,這時的北方已經被打的千瘡百孔,而南方相對好太多了。
經過多日與朝中眾臣的商議,崇楨準備下決心要宣佈遷都南京,如果歷史真這樣了,至少大明還有半壁江山。可這個時候一個女人的到來改變了這一切。
這天朝會上,遷都議題一出,君臣難得一致同意遷都,崇楨皇帝正要讓人書寫聖旨。只聽大殿外太監來報,懿安皇后來了。
懿安皇后是誰,就是他的皇嫂張氏,如果當年沒有張氏,朱由檢是當不上大明的皇帝的。
天啟朱由校的妻子張嫣,一直居住在宮中,多年未曾露面,為何今日突然出現在朝上,一時間眾人猜測不已,只有崇楨的妹夫鞏永固、表弟劉文炳二人暗叫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