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一石飛三鳥(第2/2 頁)
”王爺說的有理“,孔有德見葉布舒表了態度,也沒有再深聊這個事情。
”王爺,城中不少商人都想要拜見你“,懷順王耿仲明接著發言
”見本王做什麼,是要獻財報還是獻女兒啊“
耿仲明大笑一聲,拍了拍手,:”王爺好神算啊!連這些商人們想做什麼都猜到了“
”現在本王還不是出面的時候,你先逗著他們玩吧“
隨後指著兵士身上的盔甲:”早些年間我大清軍隊的戰甲,哪一件不來自大明,說起來也得感謝這山西商人,把鹽鐵等運給我大清“
”這老夫倒是知道,當年這山西八大商,和邊軍勾連,把大批軍械倒賣到草坪原。那銀子掙的都堆成山了。“
”放心 吧,用不了幾年,他們的銀子就是我們的“。
隨著數支起義覆滅在大同城下,大家都知道了大同城竟然有一支大清的軍隊,根本打不過,不少來到大同的起義軍,直接從城下逃離,去攻打另一邊的宣府屬九邊之一的張家口,
宣府總兵王成胤,見到有大軍來攻打,忙叫人拆下張家品城頭的大炮,讓士兵拉著逃回宣化府,就這樣起義軍沒費力氣,就佔據了重鎮張家口。
起義軍如此佔據張家口,可以說明軍的潰爛也非常理能說清,於是宣大一線上,清軍,明軍起義軍各有地盤,相互交錯。
宣府總兵王成胤知道如果照實裡說,他肯定會被送往北京的在牢,為逃避朝廷責罰,王成胤向崇禎皇帝上了一道奏摺,狀告山西總兵裴俊錫剿匪不利,放任數萬起義軍穿過山西防區,來攻打宣府,因為起義軍的突然出現,才導致張家口的丟失。並頂著大軍,把城頭大炮轉移到宣府,沒有落到反賊手裡。
山西巡撫羅世錦、山西總兵裴俊錫接到朝廷的軍報,立刻向皇帝上奏摺,為自己辯解同時狀告陝西巡撫孫傳庭,說孫傳庭最近一兩個月,故意驅趕起義軍北上,跨省來到山西大同,同時他又把清軍擊潰起義軍的功勞收到自己身上,說山西總兵帶著山西子弟,已經在大同城下剿滅盡數萬起義軍!不但無過。而且有功,
而孫傳庭接到朝廷的申飭,看著山西官員的恬不知恥,已經是氣的飛起:
”裴俊錫這個王八蛋,大同都被清軍佔據數月時,他不但上報朝廷,還不要臉的把清軍剿滅的反賊算到自己身上。
孫傳庭發怒這後,就是一個不住的嘆氣,說了一句:“國之將亡,妖孽輩出啊”。
於是寫一封奏報又把真實情況告到了崇禎皇帝那裡!
北京的朱由檢,坐在大殿裡,穿著一件有補丁的皇袍,看著手裡的奏摺,幾個朝庭大員之間是狗咬狗一嘴毛,相互推諉,難以分辨出真假。
氣急敗環的大明皇帝朱由檢沒辦法確定哪個人說的是真話,哪個人是假話,於是找來原宣 府巡撫,現任兵部侍郎鄭崇儉,讓他給出個主意。
鄭崇儉多年在邊關,與奏摺上的這向位也都認識,尤其是宣府總兵王成胤,除去了逃路,沒什麼長處,本想直接同崇楨講清楚,但又想崇楨皇帝心思多疑,提出一個折中的辦法。
對朱由檢講:“這幾個的話,都有水份,如今最後要的是讓他們盡已快剿滅叛軍,可以命山西、陝西兩地合兵,剿滅叛軍。”
“至於大同被清軍佔據的事,就強令宣大總兵收復張家口後,再來確定怎麼辦。”
無計可施,無人可用的崇楨皇帝,採用了這個辦法,下對旨把三地官員嚴厲申飭一頓,同時限令陝西山西兩省在三個月內剿滅反賊,否則兩省官員一起來北京刑部大牢做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