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女生小說 > 站樁的好處功效與作用 > 第四十六章 選拔人才

第四十六章 選拔人才(第2/2 頁)

目錄
最新女生小說小說: 種藥小仙的現代擺爛日常反派畫風突變後,男主人設也歪了殭屍:開局神格面具鹹魚吃瓜被讀心,全宗門都殺瘋了星穹鐵道:我生命星神,調教眾生重回議親前,扶草包夫婿直上青雲婚姻陰謀火影:宇智波家的六眼穿成炮灰後每天都在苟活絕色毒妃:廢材紈絝九小姐我不是信徒開局無限餘額:神秘千金她美又颯無厘頭社恐的每一天天命雙生之神妃傳綜影視:攻略之旅赫敏和她的傲羅教授穿成土匪?那就造反當皇帝!食在大宋:我的系統通山海山河獻穿成惡毒郡主,她虐渣打臉還很萌

讓曾家獲得了從未有過的榮譽。

到了曾國藩這一代,由於他父親曾麟書有了科舉的經歷,因此曾國藩的科舉之路相對要順暢。

曾國藩5歲入私塾,於道光十八年考中進士,當時虛歲25,算是早成大器的。可即便如此,曾國藩在院試中也受到幾次挫折,最終才順利透過鄉試和會試。

李鴻章的情況也是大致如此,經過了兩代人的努力,才最終走上了進士之路。

從錄取人數來看,約有3萬人可以獲得生員的資格並參加鄉試,其比例只有1.5%左右;鄉試錄取人數大致在1500名左右,其比例約為5%,這還僅是最低階的考試。

會試錄取人數不定,最多時有400餘名,而最少時不到100名。清代共開科112次,總共錄取了27000多名進士,每科錄取人數大致在240名左右。那麼進士的錄取比率大致在6%左右。

進士的錄取比例表面上看不算太低,甚至比後世北大、清華的錄取率還要高很多。可我們要知道,在參加殿試之前,考生首先要透過院試、鄉試和會試這三關,那麼難度就很大了。

但從整體來看,進士的比例不到讀書人的0.0001%,也就是萬里挑一,因此可以說進士是名副其實的稀有動物,因此金聖賢對科舉這般態度也不難理解了。

科舉制度,乃系古代中國透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將這種科舉取士的選拔制度予以了很大程度上的發展和完善。

按照《清史稿·選舉志》的說法,“有清一沿明制,二百餘年,雖有以他途進者,終不得與科第出身者相比”。

清朝時期,科甲出身的官員被稱為“正途”出身,由此可見科舉取士在清代官場佔據的特殊地位和巨大份額。

所謂“學而優則仕”,清代讀書人的終極夢想就是透過科技考試進入仕途,於官場施展政治抱負,贏得青史留名。

但由於統治者改變考試內容使科舉成為束縛知識分子思想的枷鎖,明太祖將源於元朝的八股文體正式定為科舉考試文體。

壓抑了那些本來不擅長科舉科目的人的思想,也使一些知識分子,無法在學術上、思想上進行創新,從而導致了思想上的落後,使科學技術的發展也停滯不前。

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

科舉制度隨著歷史車輪的推進,出現了科舉制度的政治化,天地君親師的教育又造成了師門關係的盛行,這樣造成了嚴重的師門裙帶關係現象。

這些師門關係在官場中互相拉幫結派,並且官官相護,這就不利於國家建設一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會良好制度。造成了官場的黑暗和社會的混亂。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我在型月當劍豪不愛不用花錢三重賠償貼身小秘書難馭林家小斐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