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蒐集物資(第1/2 頁)
東北三省整體屬於溫帶季風氣候區,冬天漫長又寒冷,夏天短促又涼快,地形以平原、山地為主。
東北三省又被稱為“關東”,所以一般業內稱之為“關藥”。
草本的關藥有人參、防風、細辛、五味子、刺五加、關黃柏、龍膽、黃芪、柴胡、洋槐蜜等常見的,卻都是價值不菲。
若是論價值,最貴的還得是靈芝,千年靈芝自然是不敢奢望,不過數十年、上百年的靈芝也是十分價高的。
易小龍很高興,不僅是因為日後治病有了藥材,更是因為這些植物遍地都有,還能給貧窮的隊伍帶來經濟支援。
仰仗著這大自然的饋贈,到時候便能和朝鮮和沙俄做生意,一步步壯大勢力,到時候便能和康熙叫板。
形勢在往好的地方發展,這才是易小龍開心的原因,他感覺自己的小小蝴蝶翅膀似乎有能影響歷史的希望。
他平復好了心情,認真地採集每一株草藥,其他人也依樣畫葫蘆,跟著易小龍採集一樣的,不一會就採夠了滿滿一籮筐。
東北不愧是地廣人稀,滿地的財寶沒人去發掘,倒是可惜了。
回去的路上,易小龍他們還遇到了許多野生動物,只是他們沒有弓,不然肯定會獵得幾頭野生鹿而歸。
剛走到驛站,李拾壹就拉著易小龍去看蒐集到的物資,有食物和水袋,還有刀槍武器、箭矢等,都整整齊齊地擺放在地上。
易小龍看見地上的火繩槍,欣喜道:“竟然還有火銃!”
李拾壹連忙解釋道:“這個驛站比咱那個富多了,這些是咱們在披甲人武器庫裡發現的,共有三把火銃、七把弓、幾十發箭矢、十幾柄短劍,糧倉裡還有幾十石糧食。”
姚義平又補充道:“馬廄裡還有五匹馬和一輛馬車。”
李拾壹說道:“可惜是原始的火繩槍,要是鳥銃或者前明的魯密銃就好了,不過看樣子是韃子自己生產的,應該不會炸膛的吧?”
姚義平笑道:“這可說不準,那些工匠可精著呢,用料能少就少,剩下的都裝自己兜裡了。”
“火銃的事先放一邊,我還帶來了一個好訊息。”易小龍故作神秘道。
“什麼好訊息?”李拾壹疑惑道。
“你看”,說著易小龍將那筐藥材拿出給李拾壹看,“這些都是極為名貴的藥材,沒想到附近有這麼多。”
李拾壹抓了一把放入鍋中,“煮這麼點就夠了,剩下的改天遇到商隊再賣了,咱們現在更缺糧食。”
易小龍笑道:“好,就依你!”
篝火又熊熊燃起,鍋中的水很快又沸騰了起來,頓時一股中藥的味道傳來。
易小龍又從屋裡找來了碗筷,給每人盛了一碗湯藥,“快喝吧,藥要趁熱喝!”
“哇,好苦。”李拾壹猛喝一口,瞬間苦得吐了出來。
易小龍急忙攔住,“吐了可就浪費了!不許吐,都喝了!”
姚義平笑道:“良藥苦口嘛,俺娘之前也是這麼說的!”
聚會在大家的歡聲笑語中度過。
站奴是一個悲慘的職業,原本歷史上在1685年雅克薩戰後,三藩俘虜共修建了東北25座驛站。
吳三桂手下那些反抗計程車兵自然是殺了,但是投降了的卻是不好處理。
殺了吧,人家都投降了,不僅對自己沒什麼益處,反倒落個殺降的罵名。
不殺吧,這麼龐大數額的俘虜每天都得吃飯,自己哪有閒錢養著,放了又怕他們造反。
於是康熙就就想了個辦法,將他們都發配東北做奴隸,不僅不用供他們白吃白喝,還能強迫他們幹活,為地廣人稀的東北帶來大量勞動力。
而站奴是其中的一種,他們在清軍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