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返程(第1/2 頁)
送走了曹繚和陳離二人,眾人又回到中軍賬內。 坐定了之後,嬴政感嘆道:“真想不到,司馬傑的眼光不賴啊。” “王上過獎了。”司馬鴻語氣恭敬,臉上卻頗為自豪。 “看來,王上也是非常賞識此二人。”李斯笑著說道。 嬴政點點頭,說道:“這兩人有膽量來這是非之地,便已經是常人不可及了,更何況,竟然有如此見識。” “所以說,吾跟他們才一見如故嘛。”蒙恬神氣地說道。 “又不是隻有你招呼他們。”蒙毅撇了撇嘴,說道。 看著兩兄弟拌嘴,其餘幾個人都笑了起來。 笑過之後,嬴政說道:“不如你們也發表一下看法,剛才曹繚所說的,可不可取。” “可取。”蒙毅搶著說道,“他說的都在理。” “那你到是說說,哪個地方在理,哪些地方不在理。”嬴政說道。 蒙毅支吾了兩聲,撓著頭說不出話來。 “感覺,都挺在理。”蒙恬似乎邊回憶,邊說道。 司馬鴻在一旁說道:“曹繚此人,心思縝密,慧眼如炬,是個可塑之才,只不過,這第一次見面,便如此推心置腹,未免城府不夠。” “也或許,他也並未說了全部,留著一定的後手。”李斯說道。 一直一來,李斯都是嬴政的智囊,而這次卻被這個剛見面的曹繚搶了風頭。 其實李斯也有自己的用意,嬴政要有足夠的人才聚集在身邊,才能更好的拿回王權,統領秦國,若事事都要依靠李斯,那其他的人才就很難有機會。 何況,李斯其實不需要什麼名利。 “先生,你對這曹繚的謀劃有何看法?”嬴政問道。 李斯清了清嗓子,說道:“整體看來,曹繚的謀劃,確實精妙,即可守護好太后,又可使有異心之人兩敗俱傷,王上還可順利奪回王權,實屬一石三鳥之計。” “那若是嫪毐對咱們並無反叛之心,或者是比咱們想象地要有耐性呢?”嬴政問道。 “若是他並無反叛之心,那麼到時,也必須設計將其與太后分離開,若是他有十足的耐性,沒有舉兵,那王上便在行完冠禮之後,治其私自招募兵勇之罪。”李斯說道。 “那若是太后過於偏執,與他共謀叛國呢?”嬴政問了一個困惑著自己,卻讓人不太好回答的問題。 李斯卻笑了笑,不緊不慢地說道:“那就提前派人離間太后與嫪毐,使他們不能同心,到時,太后自然無罪。” 這話說到了關鍵之處,也說到了嬴政的心裡。 司馬鴻與蒙家兄弟也暗中豎起大拇指。 嬴政沉默了片刻,又問道:“那若是呂相邦先於嫪毐進行謀亂,而嫪毐成了坐收漁翁之利之人,又該如何?” 嬴政的話,讓所有人都緊張了起來。 “若真是如此,那王上也要自成冠禮,只不過,要佈一個局,讓呂不韋自己往裡鑽。”李斯說道。 “佈局?是哪種局?”嬴政問道。 “呂不韋門客眾多,黨羽林立,這看似是其優勢,卻也是根本的弱點所在。”李斯說道,“王上既然掌握了他的核心嫡系,那麼便暗中查探這些黨羽的罪名,積累夠這些黨羽的罪行之後,便以舉薦不利,或是管治不利而治呂相邦的罪,同理,他府中的那些門客,也都是集齊罪證的目標,哪怕其中有一個他國的細作。” 懷璧其罪! “原來先生早就想好了對策。”嬴政長舒一口氣,緩緩說道。 “還是先生考慮的周全。”司馬鴻說道。 李斯輕輕搖了搖頭,又說道:“不過以微臣的判斷,呂不韋並不會謀反,並且會幫助王上限制嫪毐。” “若是那樣,就真的再好不過了。”嬴政說道,“對了,曹繚對於‘我器’的分析,你們又認為如何?” 負責軍械製造的蒙恬首先說道:“微臣覺得,曹繚所說的不無道理,單兵作戰不同於軍團作戰,若是陣型不當,相鄰兩個人的‘我器’互相糾纏在一起,或者傷到彼此也說不定。” 的確,“我器”的體積比較大,揮舞的話,需要一定的空間,這就需要兵士相互的配合,以及對陣型的理解。 嬴政點了點頭,說道:“沒錯,今日之前,寡人都沒有意識到神兵‘我器’還會有弱點,如今看來,卻需要有適合的陣型,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