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嬴政大興土木(第2/4 頁)
何秦王陵督造尉會找他採買置辦水銀,這說明咸陽周邊水銀已是缺貨,只有原楚地百越之地產量多些。
督造尉只想著儘快找尋水銀來源,並未打探好監造尉所想。督造尉知曉秦王陵急缺水銀,只想找人採買置辦來交差,可此事讓昭陽公主得知,昭陽公主便自己親自上門拜訪監造尉,昭陽公主與監造尉同屬嬴氏子孫,監造尉與昭陽公主先祖還有過交往。
王陵監造尉見昭陽公主苦苦哀求,於是便將水銀採買置辦之事許給了昭陽公主。張良此時還不知有此狀況,滿心歡喜從秦國各處採買了不少水銀,正心沖沖地去找督造尉,沒想到督造尉說監造尉臨時起意,將這水銀採買置辦之事許給了昭陽公主。
昭陽公主也是想一家獨吞秦王陵水銀採買之利,誰曾想張良不願受昭陽公主壓榨,不願將費心費力收買來的水銀轉讓給昭陽公主。
昭陽公主也是心想,張良你這水銀不賣與我家,能賣去哪裡,如此數量水銀,只有秦王陵能一次用完。
張良不願被昭陽公主敲詐,鐵了心與昭陽公主相耗。張良也是心裡有底,因其從督造尉那裡獲知詳情,秦王陵地宮若想蓋棺封頂,必須以水銀傾漫地宮,才可萬年不腐。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後面更精彩!
如今手裡持有如此數量的人,全秦國只有張良一人,這也是張良敢與昭陽公主對壘的底氣。張良也找過昭陽公主,言說可以將獲利之金分些出來,交給昭陽公主。
昭陽公主一聽很不滿意,想著自己有監造尉坐鎮,張良你的水銀不賣給我昭陽,你能賣與何人。兩人就這樣你來我往地互相口齒不斷,最後也是驚動了監造尉。
王陵監造尉也是被昭陽公主執意一口鯨吞秦王陵水銀之利給嚇住了,監造尉勸道,公主可否與子房先生商議,兩人各做些讓步,兩家分取水銀之利,也好早日將此事了結。
王陵監造尉私下告知昭陽公主,朝中已有人上奏此事,若是被始皇帝嬴政得知,那他也很是為難。不如趁現在此事還未驚動嬴政,兩家各自分些水銀之利,便是最好情勢。
張良原本還想借嬴政之言獨享秦王陵水銀之利,後來督造尉勸道,先生不要過於自信,水銀並非你一人獨家所有,萬一昭陽公主願出高價,說不定也能採買置辦不少,到那時子房先生手裡的水銀,就真的只是水銀,變不成錢財,不如見好就收,與昭陽公主平分秋色豈不更好。
督造官還說道,子房先生今後在秦國經商,難免會遇難心之事,若是與昭陽公主交好,秦國之地先生大可免受盤問之苦。
張良心想也是,雖說與昭陽公主平分水銀之利,錢財會少收不少,可想起庖丁之言,隔山的金不如到手的銅,還是不要太過貪心。
張良借運送水銀之機,前去拜會了昭陽公主,昭陽公主此次很是爽快,立即將獲利之錢財交於張良。張良也顯示出實心結交之意,對昭陽公主言說,只要昭陽公主能力保沿路商路順暢,子房願拿出兩分純利交於昭陽公主。
昭陽公主也是暗自心喜,找人辦個商旅使節,那還不是輕而易舉,無本還能有兩分′純利,那不是比自己辛苦找人僱人省心省力多了。
其實張良如此而為,販賣獲利也已不多,只是張良適才想到一事,不定哪日營救父兄逃亡遠處,有了昭陽公主給出的沿路使節,到那時說不定可以派上用場。張良如此一想,也就不再顧念所掙不多的沿路販賣,只要能換得昭陽公主交於自己的通行使節,那也是值得。
張良為驗證從昭陽公主換來的通行使節,也是分多路前往原六國各地,國如昭陽公主所言,沿路城門關卡通行都是順暢無比。
張良為搭救父兄逃離秦王陵,也是整日撓頭苦思,奈何這秦王陵之地,數十萬民夫都是隻進不出,何況父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