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頁(第2/2 頁)
究討論,然後由南雲作決定、下命令的時間就只有5分鐘。
此刻,&ldo;赤城號&rdo;和&ldo;加賀號&rdo;的魚雷機換裝炸彈的工作大概已完成了一半。作業隊卸下魚雷、裝上炸彈後,飛機重新被起吊到飛行甲板上。南雲急令這項工作立即停止時,2艦的飛行甲板上已停放了10‐15架準備攻擊中途島的轟炸機。當然,在緊急情況下炸彈也可以用來攻擊艦艇,但其命中率和破壞力都遠不及魚雷。 [ 註:《中途島海戰》,第168‐169頁。 ]
不論這些神秘的敵艦在南雲及其幕僚的頭腦中佔了多大的位置,問題是中途島迄今沒有就範。7時48分,&ldo;蒼龍號&rdo;發訊號報告說:&ldo;發現敵機6‐9架,方位320°。&rdo; [ 註:日本的敘述,第15頁。 ]
剛剛發現的這些美機是vsb-241中隊sbd-2無畏式俯衝轟炸機的先頭部隊,由中隊長洛夫頓&iddot;r&iddot;亨德森少校親自率領。按編制,亨德森手下有 18架sbd-2機,但其中2架因發動機故障無法起飛。駕駛員中有10名調來才一個星期。新手比例較大,加之經常缺油,所以這段時間只進行過一個小時的飛行訓練。亨德森知道需要訓練出一支過硬的部隊,可他沒有時間,所以就把這些人分成兩組。技術較熟練、訓練成績較好的在一組,新手分在另一組,由經驗豐富的分隊長來帶。
事實上,他的駕駛員中只有3個人曾駕駛過sbd機。這3個人只能以sb2u-2機來進行下滑轟炸的訓練。俯衝轟炸是海軍行之有效的戰術,但亨德森出於無奈將它放棄,轉而採取效果欠佳的下滑轟炸戰術,因為慢速下滑可使新手在飛機下降至500英尺甚至更低時再投彈。他當天的攻擊方案是:從8000‐ 4000英尺帶油門高速下滑,集體接敵,機動至最佳位置,然後各自為戰。撤出戰鬥時,各機可貼近水面或潛入雲層中飛行,然後在離開靠中途島航線最近的那艘敵艦20海里處會合。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s>
</br>
</br>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