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莫以為(第1/4 頁)
真是沒想到,原來“三學情”還有這麼一層隱喻。
鬼,是老三王世鬼,琴,是二姐王瑤琴,雄,自然就是照教的第二任教主,大哥王世雄。
一家子,整整齊齊。
其實在這個故事裡,有沒有小狐女不重要,她只是個載體,融合了三個人的性格、和他們曾經做過的一些事情。
所以說,神秘離奇的不是狐先生,是王氏兄妹。
只有按照這個思路往下看,才能發現其中的玄妙,破解謎團。
翻過這一頁,仍然是一節序章,話說在小狐女三學情後,整個狐族突然遭遇了滅頂之災,起因是新任狐大王結識了一位妖仙,鴉道人,並在他的蠱惑下,開始建天殘爐、煉活人丹。
村民們深受其害,於是四下尋訪,請來了一位劍客斬妖除魔。
怎麼找了個劍客?。
應該是天師才對吧,最不濟也得是和尚老道。
關於這一點,書中給瞭解釋,原來此人是村民劉三在半道上遇見的,當時他正扶著一位跛足女子蹣跚而行。
女子傻乎乎的抱著個嬰兒,小孩兒也不太正常,瞪目望天,“咳咳”怪笑。
……時來風雨,共棲一處,劉不吝飲食,相談間,得聞其事,男子突掣劍而起,願助之,分文不受。
就是不要錢唄,可劉三不幹,因為這人實在不象個劍客:眉目猥瑣不覺歷,形色痴呆一憨人。
你死了也就死了,回頭狐狸精找我們算帳怎麼辦?。
但這人不管三七二十一,安頓好女子,拉著劉三就回了村,燒黃紙、斬雞頭,意在告訴過往的神靈:小心啦各位,這兒要開殺戒,別驚了您。
……事畢,獨往山林,聞狐聲哀哀,雞鳴乃絕,客復出,血瞳未散,眾不敢視之。
血瞳就是血灌瞳仁,已經殺紅了眼,神魔難阻。
村民們感激涕零,又怕有漏網之狐,在大家的請求下,他把沾滿狐血的寶劍插於村頭,狐近則頭落,然後就這麼走了,沒有留下姓名。
不過有人在劍柄上,發現了一個“金”字。
金?之前在安魂洞遇到的那個小夥子就叫阿金,他長的也有點傻,目光卻格外犀利。
腦海中突然閃過一個念頭,他會不會是買“棺”人?只不過這個“棺”本身就有些痴呆。
所以才會一副憨相。
但眼神是改變不了的,那根本就不是一個智障者的眼神。
我越想越覺得可怕,假如能做到以“棺”易“棺”,一個人的意識豈非永遠不會消失?。
難道這就是所謂的精神永生?。
回到故事裡,正文開始,雖然金劍客殺的很痛快,但並不是所有狐狸都傷害過人類,小狐女就是其中之一。
冤,肯定是有點冤,但她的魂魄遲遲不願歸去的原因,來自於生前的那份執念。
不知情為何物。
至少要弄明白了再走吧,否則下輩子還是個糊里糊塗。
於是魂入美人身、奪舍花美豔,在折騰了一番之後,怨氣得以消減,正好這時遇到了品學皆為一等的王祝和。
旁邊有字:王祝和,王祝之和,王氏祝家,若能齊心,何愁大事不成。
我很好奇這個寫註釋的人是誰,從字跡上看,不象是白英巴布父子,應該是個女人,但她又是如何得知幾百年前的鬼門秘事?。
誰告訴她的?
或者說,只是種猜測。
而隨著花祝二人的感情逐漸升溫,彼此之間也再無保留,雖然同為妖族,花美豔卻感覺王祝和比自己更象人類。
……行動坐臥、思想談吐,皆不如先生也。
反觀自身,她還保留著狐狸的習性,修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