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七章 全是名人(第1/3 頁)
宜春園,汴京城東的一處園子,風景不錯,一向是達官貴人們開文會,踏青賞秋的好去處。
今天它被奉化郡開國侯、奉國軍節度使劉二郎給包圓,用來舉辦文會。
劉二郎開個打虎會,大家都不覺得稀奇,但是開文會,這簡直就是破天荒!
聞訊趕來的文人士子、閒人百姓,把宜春園大門圍了裡三層外三層。
“劉二郎開文會,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
“人家現在是開國侯,節度使,不是粗鄙之人了,當然要裝起斯文。”
“我聽說劉二郎會寫詞...”
此話一出,無數人轉頭盯著說話的人,千百道目光跟神臂弩射出的箭矢一般,讓他很慌。
“諸位,各位,大家這麼看著我,什麼意思?”
“劉二郎會寫詞?說瞎話也不能這樣說啊。”
“就是,就是!胡說八道!你說劉二郎會寫詞,還不如說蔡京是清官。”
說話的人急了,直著脖子說道:“我怎麼胡說八道,我渾家的表妹是李師師家裡的婢女,她說,有一回聽到劉二郎在李師師面前說了一句詞,什麼簾卷西風,人比紅花瘦。”
現場一片寂靜。
過了好一會,突然有人興奮地叫道:“劉二郎也成了李行首入幕之賓?!”
“哈哈,他跟官家是姑父侄兒,想不到齊齊拜倒在李行首的石榴裙下!”
“千古趣聞,姑侄二人,同為一幕之賓。”
“那以後兩人如何稱呼?是繼續姑父侄兒,還是連襟兄弟?”
眾人大笑起來,現場洋溢著歡快的氣氛。
“來了,來了,有人來了。”
“快看看,劉二郎請了誰?”
“應該說,有誰會應邀劉二郎之請。”
先是一位年輕文人為首,陸陸續續有四五十位士子走進宜春園。
“這是誰?”有人指著為首的那位年輕文人問道。
“西蜀貢士張浚,聽說他跟開封府司錄參軍事張官人是世交兄弟。”
“難怪帶著這麼多貢士來捧場。張官人跟劉二郎可是相交於微末,真正的交情。聽說張官人能遷升開封府司,劉二郎出了不少力。”
接著又一群年輕士子走了過來,大約五六十人,浩浩蕩蕩,喧鬧非凡。
“這些看著是太學生,也來參加文會?”
“去冬劉二郎疏浚汴河,在國子監諸學招募了數百學子,有的甚至還參加了平定田文豹,都一一敘功,最低都是從九品承務郎。聽說有兩位功績卓異者,直接保薦為朝奉郎。”
嘖嘖,一片咋舌聲,彷彿夏天稻田裡的青蛙叫。
“承務郎?”有懂內情的人叫了起來,“直接跳過選人,保為京官?”
“沒錯,直接保為京官。劉二郎的面子,吏部那些貔貅都得買三分。”
嘖嘖,青蛙叫得更加歡實。
不少圍觀的文人士子,看著施施然進去的太學生們,眼睛都盯出火來,恨不得把他們拽過來,自己頂上去。
“怎麼才這麼點人?不是招募了數百學子嗎?”
“那些人都被劉二郎打發在各處做事,長水軍、德勝軍、中壘軍佔去了不少,還有聽說被安置在將作監、軍器監、汴河修河司等地方,留京也有部分,都在忙著,估摸也沒空來。
這些太學生估計都是那些人的親朋好友,都跑來捧劉二郎的場,好入劉二郎的法眼,謀個前途。”
“將作監、軍器監、修河司,還有廂軍...”有人陰陽怪氣地說道,“這些衙門可不是什麼好去處,拿錢少,俗事多,汙濁不堪!”
有人爭鋒相對地說道:“你這是端著河東的陳醋,一罈子一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