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部分(第3/4 頁)
回答他說:“我們這裡的人比你們那裡的更壞!”這個年輕人啞然離開。
過了一陣,又有一個年輕人來到老鞋匠面前,也問他:“老先生,請問你是不是住在這個城鎮?”老鞋匠緩緩抬起頭,望了這個年輕人一眼,回答他?:“是的,我在這裡已經住了四十多年了。”這個年輕人又問?:“請問這裡的人都怎麼樣呢?”老鞋匠默默地望著他,反問:“你從哪裡來?你們那兒的民情風俗如何?”年輕人回答:“我是從某個地方來,那裡的人真的都很好,每個人都彼此關心,每個人都急公好義,不管你有什麼困難,只要鄰居、周圍的人知道,都會很熱心地來幫助你,我實在捨不得離開,可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不得不搬到這裡。”老鞋匠注視著這個年輕人,綻開溫暖的笑容,告訴他:“你放心,我們這裡每一個人都像你那個城鎮的人一樣,他們心裡都充滿了溫暖,也都很熱心地想要幫助別人。”
同樣的一個城鎮、同樣的一群人,這位老鞋匠卻對兩位年輕人做了不同的形容和描述。聰明的讀者一定已經知道?:第一位年輕人無論到世界的哪個地方,都可能碰到虛偽、冰冷的面孔;而第二位年輕人,無論到天涯海角,我想到處都會有溫暖的手、溫馨的笑容在等待他。
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我是一切的根源(2)
在生命潛能裡,第一個哲學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兩千多年前,佛陀就說過,“萬法唯心造。”整個世界是我們自己所創造出來的。佛家很喜歡談因果關係,現在我們也藉著因果來看一看“我是一切的根源”,看看我們生命裡過去的經驗、我們的潛能、我們許許多多的制約為我們創造出什麼樣的世界。在潛能開發的領域裡,我們又該如何協助自己創造生命裡更大的可能性。
在因果關係裡,有“因”、有“緣”,還有“果”。在生命潛能裡同樣也有“因”、“緣”、“果”。當我們接收到外界的一個刺激時,所做的一些反應,都會記錄在潛意識裡。所做出的這些反應並沒有經過意識層面的思索,而是有一些依循的模式,它們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為了適應外界而產生的。這些模式有許多種類,有屬於行為的模式,有屬於頭腦的思考模式,有屬於情感的感覺模式、情緒模式,還有左右著我們價值觀的一些體系。換句話說,這些記錄在我們生命裡的東西就是所謂“因”。而“緣”就是在我們面板以外的世界上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我們稱之為“外緣”。當這個“因”與“緣”結合之後,就產生了“果”,正如那個老鞋匠的故事所說。
由於生命中的許多經驗——那些“因”,是在我們的面板之內,存在於我們的潛意識中,它和我們對事件的反應模式共同形成我們今天生命裡總的“果”,所以,有些人會覺得在自己生命裡到處都碰到一些和自己對立或者利用自己的人;也有一些人無論到哪裡,都能結交到一些知心朋友;而有一些人總覺得自己可憐;有些人總覺得自己不被人所愛;有些人總覺得自己的命苦。這一切的外在結果,包括人際關係、事業成敗、親子關係、夫婦情感、情侶戀愛,所有我們肉眼所見、自己生命裡所看到的結果,根本原因都在自己身上,這就是“我是一切的根源”。
佛家談到“萬法唯心造”,每一個人的心,都為自己創造出自己的世界,每一個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都是不同的。在佛學裡談到第八意識——阿賴耶識。“阿”在梵文裡指的是“心”,“賴耶”(Laya)在梵文裡是“積”。喜馬拉雅山的“拉雅”(Laya)與阿賴耶的“賴耶”在梵文裡是相同的。“喜馬”則是“雪”之意,所以喜馬拉雅山的意思是“積雪之山”。阿賴耶識就是心所積存的一種意識,也就是心理學所謂的“潛意識”或“無意識”。我們從母親的子宮裡,一直到剛才那一剎那、那一秒鐘為止,所有生命中所記錄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