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頁(第1/2 頁)
不過等回了學校,用一些桃花瓣泡水喝或者洗臉還是可以的。
想到這兒,陳曼青挑揀了開的絢爛的桃花,摘了不少花瓣花朵,晾曬在小竹樓一角的陰涼通風處。新鮮的桃花瓣拿出去泡水喝或者洗臉,在這個初秋的季節太打眼了。
陳曼青信奉的是偷偷的進村,打槍的不要,乾花就低調多了。
在沒有足夠的實力保護好空間之前,任何容易引起別人懷疑的事物,她都會謹慎為之。她可不想重生一回還沒怎麼瀟灑過活,就被人給當成了小白鼠擺上了實驗臺去各種研究。
即便只是空間被剝離的微弱可能性,她也接受不了。
處理好了花瓣,陳曼青走出籬笆牆,開始順著小溪的方向繞著空間慢跑。
小溪邊的果樹統統長高了不少。只是果樹大多幾年生,這些用扦插的枝條或者新生種子長成的果樹,雖然長高了些許,變化並不是特別明顯。
變化最大的是種了蔬菜、作物的地方。
陳曼青種這些蔬菜、作物的時候,是進行過簡單規劃的。最靠近小竹樓的那一圈土地,隔著兩米多寬用來走路的道,種了一小塊一小塊的低矮型別蔬菜。
小白菜、青菜、捲心菜、菠菜、胡蘿蔔、白蘿蔔之流,每一樣都佔據了一小塊專屬菜地。
初秋的季節,這些蔬菜在外面沒有被採割的,基本都開了花結了菜籽。陳曼青統統都是收集了種子種下去的,這會兒一株株菜苗長的綠油油、鮮嫩無比,全都到了可食用狀態。
靠近小溪的那一側,種植了許多藤蔓類作物。
黃瓜、冬瓜、南瓜、菜瓜、絲瓜、苦瓜、地瓜、番薯、各類豆角……匍匐地面長的算一類,需要攀援生長的又算一類。匍匐地面生長的不去說它,需要攀援生長的如黃瓜、豆角,陳曼青則用箬竹做了支架,種在最靠近小溪邊的那一圈土地上。
這些菜有的是收集了種子種的。
有的如番薯之流,是經過簡單的切塊處理催芽後種下的。
如今也都基本長成了可食用狀態。
有幾種來不及做支架的藤蔓類作物,果實跟別的匍匐類藤蔓作物一樣,憋憋屈屈的攤伏在地面上。陳曼青汗了一個,跑回小竹樓拿了鋤頭等物,經過那叢一夜間催發生出不少粗壯竹竿的箬竹叢時,用砍柴刀砍了一捆竹子,一一為這些攀援類作物做了簡便的支架。
除了這些,另一頭的茄子、土豆、萵筍、青紅辣椒燈籠椒、花生、西紅柿等作物,也是形勢一片喜人。而在這些低矮蔬菜、作物的後方,種植的就是莖幹型別的作物了。
原來的甘蔗林再次長成了不說,現在又多了一整片的玉米林。
芝麻、油菜也佔據了一小片地盤。
陳曼青越看越歡喜,這種經歷自己艱辛勞作後,收穫碩果纍纍的感覺實在太好了。雖然許多果樹都還沒長成,她還吃不了水果,可這麼多的菜一夜之間長成,也足夠神奇震撼。
順手在身側的黃瓜架上摘下一根鮮嫩青翠的嫩黃瓜,陳曼青&ldo;嘎吱&rdo;咬了一口。
鮮甜的汁水在嘴裡爆開,空間產的黃瓜顯然比外面的愈發鮮嫩幾分。
陳曼青下意識多啃了幾口,沒一會兒手上的黃瓜就下去了一小半。靠近小溪尾端特意留下的水稻田裡,積水漸漸增多到了腳踝位置,沉甸甸的金黃色稻穗壓彎了深綠色的水稻杆子。
空間外側種了山貨的地方,已經形成了好幾處兩人高的小山包。
陳曼青爬上了最高的那處小山包,放眼望去,柴籽樹、山楂、觀音草、松樹、山捻子、烏飯樹……各式各樣的山裡作物分門別類佔據了一塊塊地盤,金銀花、黃杜鵑、山梔子等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