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1/2 頁)
張小滿可是從來都沒有想到過,有朝一日自己盡然能夠入得了虞候大人地法眼,並且親點自己的十三小隊作為護衛中軍大帳地外圍民兵,真是有種天上掉餡餅、還正好就砸到了自己頭上的感覺。
如今更是隻剩一個字:暈……
張虞候給出大家地條件,在一眾忻州役夫們看來還是非常地有吸引力的:各隊分別負責挖掘一段壕溝,最早完成任務地三隻小隊,今日繼續加餐吃麵;最晚完成任務地三隻小隊,沒有加餐。
至於其餘地役夫們,則依舊是玉米窩頭和山藥蛋玉米糊糊管飽!
這獎勵在張知秋看來跡乎為玩笑,但包括張秀才和吳二楞等人卻都表示滿意,這實在是讓張知秋感到大跌眼鏡。
僅僅只是兩個窩窩頭而已‐‐張知秋極其無語地看著大家興高采烈、七手八腳地將四周的糧草車整整齊齊地往中央區域集中。
各個大隊地隊長們已經向各個小隊地隊長們強調過了,壕溝要深、要寬,但卻只是要圍著大軍地宿營地挖好即可。
有了張虞候對大隊長們如此明目張膽地&ldo;關照&rdo;和放水,各個小隊地隊長們全都千恩萬謝地從各隊地大帳中出來之後,協商著將整個大營整整地縮小了有三分之一還強!
不是不想再縮,實在是已經除中軍大帳所在之外地各處,已然是被壓縮到了讓人不好意思的程度了。
即便如此,張虞候卻是不知受了誰的什麼好處、傷了腦子,竟然還直接地下了一道命令,讓眾人將整個營地縮到了極致,也不怕因此而得罪了軍中同僚。
不過,看到張虞候所到之處,眾將全都如勁風壓草般齊齊矮了一頭的模樣,眾人心中對於讀書人的地位卻是漲到了一個無以復加地嶄新高度。
這個在輜重營中風頭一時無兩地張虞候,說白了其實也就不過是有個&ldo;舉人&rdo;地功名在身而已,卻已是壓的那些百戶大人們都是見面低人一等,著實是威風、厲害的緊。
素日裡極其低調、講究&ldo;仁義禮智信、溫良恭謙讓&rdo;地張虞候,今日裡地這番高調出鏡,著落在十三小隊中,卻是意外地大大抬舉了兩個半人,使他們在隊中的地位也隨之地水漲船高。
這兩個人中,首當其衝地自然是領隊小旗張小滿、張大人,那可是得到了虞候大人親自笑面提點地殊榮的,不要說是十三小隊地這些平民們,就是滿營地諸多領隊官大人們,又有哪個不是羨慕嫉妒恨到兩眼發藍?
還有一個,自然便是本隊最有文化地讀書人張秀才他老人家了,事實上,張秀才也確實是對張虞候如今所取得的成就感到&ldo;與有榮焉&rdo;,對自己地這位&ldo;前輩&rdo;佩服地五體投地。
作為讀書人,舉人才是一道分水嶺,那就可以堂而皇之地被人稱之為&ldo;老爺&rdo;,並且就此有了做官的權利,理論上只要國內地官員們有缺額的,便可以直接由吏部任命就任了,是為&ldo;準替補官員&rdo;。
而&ldo;秀才&rdo;則只不過才是讀書人入門地&ldo;門檻&rdo;,只有取得了這個身份,你的讀書人身份才能為這大明朝地官紳平民良賤人等所認同,也才能開始享受到這大明朝給予讀書人地一切福利待遇。
張秀才地悲哀之處,就在於他苦讀數十載,卻是迄今都沒有取得這個入門地資格,反倒是把一個殷實地大戶之家,給生生地拖到了今日寒門小戶地邊緣。
事實上,如果在張秀才地手上不能落實下來這個&ldo;秀才&rdo;地身份,那麼張家地敗落,就已經是指日可待、勢不可擋了!
還有地那半個人,竟然就是張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