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部分(第4/5 頁)
條寬敞的水泥路。
這裡的景色顯然經過了精心的設計,穩重中透著文雅、清新中不失大方。整個建築群佔地面積極廣。放眼望去根本就看不到邊際。周碩滿意的收回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江大橋身後的大門上。
“泛翰電子電氣學院,fanhaninstituteelectricalandelectronics。”周碩看著大門前,用一整塊巨石雕刻的四個碩大的fiee字母。欣慰的笑了起來。
雖然泛翰電子電氣學院在名義上。只是渤海大學的一個三本分院。但不論如何,他終於邁出了這一步。從最初的一所小職高,到現在的學院。也許未來這所學院還能發展成大學,進而使得繡城成為中國的矽谷……
當然,這都是很遙遠的事情了。如今它還只是一個仍舊處於籌備狀態,並且連正式的統招學生都沒有一個的學校。整個泛翰學院,目前在職教師將近三百人。這個數量對於一所學院來說還是太少,但單從師資力量來說。卻是相當可觀。而且等到1996年第一批統招學生入校之後,渤海大學本部還會向泛翰學院支援一大批高校講師。以彌補基礎課程的師資力量。
泛翰學院裡面出自帝都各大研究院所的教授和副教授,就佔了一半的名額。雖說他們多數都是五十多歲、臨近退休的老研究員,本身也是發揮一下餘熱。但老研究員也有老研究員的好處,耐心細緻、責任感強正是培養學生的良好品質。二三十歲正值青壯年的研究員,他們正是出成果的年紀,周碩也就都留給了泛翰帝都研究所。帝都畢竟舞臺更加寬廣,是創業的好地方。
剩下的一半里面,還有四分之一是來自美國的外教。這些外教可不是光用來教英語的,這些透過朱麗雯教授介紹來的斯坦福教師,每一個人的出國補助價格都是不菲,用來教英語就太奢侈了。實際上,他們才是泛翰學院的主要教學力量。
老教授們畢竟知識體系比較陳舊,接受新事物的速度也不夠快,是無力去追蹤業界前沿技術的。而電子技術的特點,就是發展速度非常快,大學裡面學四年出來,也許還沒就業就面臨了淘汰的局面。這就要求專業課講師,必須擁有實時更新自己知識體系的能力,才能保障學生學習到的內容不至於距離實用太遠。
這些外教本身就是實際經營豐富的電子技術人才,到了繡城之後不僅是作為泛翰學院的專業課講師,同樣還兼任了泛翰研究院的研究員、或者是新科計算機公司的專案經理。除此之外,泛翰集團還提供人才借貸服務,把這些外教租借給繡城本地的其他軟體公司。
一方面是為了分擔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隨時保持狀態,不至於當老師當的太安逸了。
剩下的四分之一教師,則是周碩從帝都蒐羅來的高階教師。不得不說帝都的教育資源實在是太豐富了,臨退休和已經退休的高階教師,用來充實一職高簡直奢侈的有些浪費。新來的教育局長,甚至三番五次的打電話來詢問,周碩是否有把一職高升級為泛翰學院附中的打算。
不然一個職高的擁有的高階教師師資,比全市高中加在一起還多,這讓正牌子公立高中臉往哪擱?
這還是幸虧泛翰集團在繡城崛起已成定勢,眼看著一職高第一批畢業生不到二十歲的毛孩子,出校門就能拿到一兩千的工資。繡城裡的家長早就眼睛都紅了,1995學年一職高的招生,根本不需要做什麼宣傳。為了能把家裡的孩子送進一職高去,據說幾個負責招生的老師家裡防盜門都擠壞了好幾扇。
最後甚至不得不麻煩教育局,在各初中組織了一次入學考試,按照十比一的比例錄取了將近一千人。對孩子的前途家長們倒是不擔心,雖然明面上一職高還是一所職高,但他們心裡明鏡似的,知道升格高中已經是遲早的事情了。這種事情能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