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頁(第2/3 頁)
頻出,令所建之業也功敗垂成……我本以為讀了書,學了修身養性的人,少有會如此的,可看來我錯了……雲公子從小養在山雲子膝下,什麼道理不懂?什麼學問不知道?可遇見了這樣的事,卻仍不能平心靜氣處之啊……&rdo;
其實此時,雲卬自己也知道自己失態之處,可不知道為何,他就是無法淡然以對……許是因為他把古驁看成是特別的。這種特別讓他放下了一切的成見與門第之見,去親近古驁,可古驁辜負了他。心如刀絞的感覺並不好受。雲卬知道是古驁害自己如此,可卻沒想到,其實是因為自己太在乎古驁了。
古驁這時聽了懷歆的話,也擇地坐了下來,面上默然,並未立即出言回應。
古驁昨日躺在床上,亦是無眠,想了整整一夜。
其實古驁內心裡,是內疚的。
以前他在山中的時候,只要是鞭闢入裡的見解,他是想說就說的,簡夫子會讚許他,父親會為他驕傲。那天他勸田榕的也是大道,也是正理,可卻不想鬧出了這麼大的動靜。
古驁經此一歷,算是切身體會到了,《七史》之中,那些因言獲罪的人,是如何陰差陽錯造就的了。
&ldo;我還是太愚笨,簡夫子說得不錯。&rdo;古驁不禁在心中想,&ldo;田榕問我的時候,我壓根沒有想到這一點,我以後要專心了……這次若不是雲公子,是天子,是貴戚權門呢?那恐怕我就要因言獲罪了。
倒不是我脊樑不硬,我若不畏強暴直言而死,還算死得其所,可若因無意中的失言而獲罪,那我簡直是天下第一蠢人,連家門都要被人嘲笑無知。《七史》上也會記上這一筆笑料。&rdo;
想到了昨夜的反省,古驁的面色又森冷了一些,於是他便對懷歆道:&ldo;我不再見雲公子了,懷兄如果看見他,幫我與他說一聲:此事皆是古驁做錯。雖然無心,卻釀成此苦果,古驁深以為恥。&rdo;
懷歆看了古驁一眼,倒覺得古驁所為,比雲卬持重多了,不僅自知,知人,心中面對是非對錯,還有謙卑之意,懷歆便會心一笑:&ldo;知恥而後勇,古兄質樸,你今後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rdo;
</br>
<style type="text/css">
banners6 { width: 300px; height: 250px; }
dia (-width:350px) { banners6 { width: 336px; height: 280px; } }
dia (-width:500px) { banners6 { width: 468px; height: 60px; } }
dia (-width:800px) { banners6 { width: 728px; height: 90px; } }
dia (-width:1280px) { banners6 { width: 970px; height: 250px; } }
</style>
<s class="adsbygoogle banners6" style="display:le-block;" data-full-width-responsive="true" data-ad-client="ca-pub-4468775695592057" data-ad-slot="8853713424"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