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9章 改變(9)(第1/2 頁)
在華夏這片大地上,只要什麼東西被列在“能吃”的範圍內,這東西就長不了。
從古到今都是這樣。
在林立的介紹下,蝗蟲幼蟲在一天之內就被正式更名為了螞蚱。
一日一夜時間,林立也打探到蝗蟲的分佈情況,說實話,不容樂觀。
林立在第二天就派出了一個團計程車兵,人手一個抄網,殺向農田,捕捉螞蚱。
有士兵做榜樣,再加上學堂放假,半大孩子也都跑出來,一時,在西寧掀起了捕捉螞蚱的熱潮。
更有先見之明人見到人要比螞蚱多了,便騎馬趕往更遠處。
兵營的雞鴨也在一早就再次放出去,不過這次林立吩咐直接往遠走,晚上也不會兵營了,直接做個活動柵欄帶著,走哪吃哪住哪裡。
無比要盡最大的可能發揮其吃掉蝗蟲幼蟲的能力。
同時也再安排斥候出動,瞭解青海各處是否還會有蝗蟲出現。
幸好這批蝗蟲只出現在西寧附近。
如此,接下來幾日,中午和晚上,林立兵營內的上空,總會瀰漫著油炸螞蚱的香氣。
這批蝗蟲在西寧百姓和士兵加雞鴨的共同努力下,終究沒成氣候,絕大多數還未來得及長出翅膀,就成了餐桌上的美食。
前後也只用了不到十天時間。
這十天,兵營的雞鴨被高蛋白食物喂的胖了一大圈,草地上每天都能撿到好幾千的雞蛋和鴨蛋。
鴨蛋一部分醃製成鹹鴨蛋,一部分醃製成松花蛋。
雞蛋一部分被挑出來孵化,絕大多數全用作士兵們的加餐。
蝗蟲幼蟲還沒有來得行程規模,就被消滅在萌芽中,林立養殖雞鴨得舉措,立刻被奉為先見之明。
方太守好生寫了一份奏摺,將西寧從發現蝗蟲幼蟲,到林立先放出雞鴨捕食,又宣傳蝗蟲幼蟲的可食用性,並帶頭食用。
以至於短短不足十天時間就將蝗蟲扼殺的過程,渲染得淋漓極致。
比較而言,林立的奏摺就實際多了。
先寫明瞭蝗蟲從幼蟲到成蟲需要的時間,接著寫明瞭雞鴨的食量,每日可消滅蝗蟲的數量。
一隻成年雞一天大約能吃掉七十隻左右蝗蟲幼蟲,而成年鴨子可以吃掉二百隻左右。
又將蝗蟲幼蟲的味道,烹製過程,口感和捕捉方法一一說明,建議以朝廷的名義,將“螞蚱”列入可食用昆蟲的名單。
對比而言,林立這份奏摺的含金量就比方太守的要高多了。
這份奏摺送到夏雲澤的手上時候,夏雲澤的第一個反應就是“還能這樣?”
誰能想到蝗蟲在林立的眼裡竟然也是食物的一種?問題還真被他發掘出了不說,還用蝗蟲養活了上萬的雞鴨。
這份奏章第二日就出現在早朝上,由內侍朗讀,同樣震驚了朝臣。
水災、旱災和蝗災,是農田耕種的三大自然災害,其中蝗災的危害,甚至要超過水災和旱災,這還是大夏有史以來甚至包括前朝第一次成功化解蝗災的。
對於朝臣們來說,聽到鎮西大將軍作戰獲勝已經是常態,然而對付蝗蟲也大勝,著實讓人難以置信。
然而還有青海太守也是同樣的奏章,對整個滅蝗的過程敘述的更為詳盡,且文采斐然,就不由人不信了。
不論對林立有什麼看法的,在治理蝗蟲這件事情上,再也說不出半個不字。
犒賞連同聖旨一起送到西寧的時候,盛夏已到,整個西寧城外的農田內,茂密的農作物生機勃勃。
而西寧城內外的軍營卻幾乎是空空如也,只有少數駐軍,在兵營裡養著成片的雞鴨。
方太守領的聖旨,替林立收下了夏雲澤的賞賜,詢問到鎮西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