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所以我大宋還是沒救了?(第1/2 頁)
看了李清照的訊息,李易沒有直接回答她的問題,而是反問道:
“李小娘子讀過蘇軾詞吧?”
李清照愣了下才反應過來他說的是誰:“讀過。”
李易:“你覺得蘇軾詞作如何?”
李清照:“句讀不葺之詩。”
李易:“晏殊、王安石、歐陽修、曾鞏也都如此?”
李清照:“......”
她好像有點懂了。
李易:“那柳永詞又如何?”
李清照:“雖協音律,而詞語塵下。”
李易:“秦觀秦少游?”
李清照:“專主情致,而少故實。”
李易:“黃庭堅?”
李清照:“既尚故實而多疵病。”
李易:“懂了吧?”
李清照:“懂了。”
所以,這就是李懟懟的由來?
儘管她只是認為宋之詞作當別是一家,想要將‘詞’於詩賦文章區別開來才有此言。
但這‘雅號’,似乎也沒有冤枉她。
只是...
在看到‘兩宋’這個讓人浮想聯翩心生不祥的詞彙後,什麼雅號不雅號的對她來說其實已經不那麼重要了。
她現在更想弄清楚的是.....為何會有兩宋?
李易:“懂了就好,那現在再來說說兩宋吧。
“所謂有前就有後,有西就有東,有北既有南。
“所以這兩宋解釋起來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北宋與南宋。”
李清照:“北宋?南宋?遼賊果然南下了?
“是賊寇南下,勢大不可敵,官家只能難逃。
“所以,才有了北宋與南宋?”
黃蓉:“並非南逃,徽欽二帝連逃都沒逃了,連同整個後宮一併被金人擄走了。”
李清照:“!!!”
這句話中包含的資訊量過大,她一時間都不知道該從哪開始問起。
腦子懵了一下,才又問道:“徽欽二帝?整個後宮被金人擄走?金人?”
李易:“宋欽宗是宋徽宗的兒子,宋徽宗是宋哲宗、也就是你們現在的皇帝趙煦的弟弟,現在還是端王的趙佶。
“元符三年(1100年)正月,宋哲宗趙煦病逝。
“因膝下無子,向太后於同月立趙佶為帝,次年改號建中靖國。
“趙佶繼位後啟用新法,重用以你表姐夫蔡京為首的六賊,使其打著新法的旗號無惡不作。
“因趙佶驕奢淫逸、沉迷修道,大肆修建宮殿道宮,使宋庭內部農民起義軍四起,北宋統治危機四伏。
“在趙佶沉迷修道安於享樂之時,北方女真族在完顏阿骨打的征伐下得以統一,並於宋政和五年(1115年)建國,國號為‘金’。
“宣和七年(1125年),宋聯金滅遼,失去中間緩衝,金兵順勢南下攻宋。
“靖康元年(1126年),金兵兵臨城下,宋徽宗趙佶受李綱之言,禪讓皇位於太子趙桓。
“同年,金兵攻破汴京外城。
“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宋徽宗趙佶、宋欽宗趙桓被金兵擄走。
“皇后淪為洗衣房奴婢,三千嬪妃明碼標價售賣,史稱靖康之變。”
李易只發了短短的幾段文字。
但恍惚間,李清照卻彷彿看到了大宋未來二十餘年從繁華到衰敗、看到了金兵南下,衣冠南渡,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的慘象。
那未來太過沉重,以至於她一時間竟不知該如何是好。
沉默片刻,她才縷清了距離自己最近的問題。
李清照:“官家於元符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