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各自的未來(第2/2 頁)
很明顯要說起自己的未來,徐輝祖整個人也不免緊張了起來。
“好吧,那我就簡單的說一說吧。”
“洪武二十六年,徐輝祖掌管中軍都督府事務。”
“洪武二十七年,徐輝祖受命節制陝西都督指揮使司將士。”
“洪武二十九年,與禮部、翰林院前往國子監,考試國子監師生。”
“皇孫朱允炆即位後,對徐輝祖特加信任,同年加拜太子太傅。”
“建文三年,徐輝祖率領三萬京軍掩護被燕王朱棣戰敗的李景隆撤回,全師而還。”
“建文四年,徐輝祖帶兵北上,與燕軍大戰於宿州靈璧縣的齊眉山,大勝!可建文帝因聽信小人讒言,忌憚徐輝祖與燕王乃是親戚而召回。”
“燕王朱棣攻入應天府之後,徐輝祖留在父祠不願意迎接朱棣而被下獄審問。朱棣親自接見徐輝祖,可徐輝祖一言不發,始終不願意擁戴朱棣稱帝,朱棣大怒,卻因為是元勳之後,且是國舅,最終作罷。”
“永樂五年,徐輝祖病逝,當然在後世也有傳言說是被勒令自裁。朱棣以中山王不可無後為理由,名其長子徐欽繼承魏國公爵位。”
說完,趙長歌口渴的端起茶杯一飲而盡,隨後就感覺到徐增壽與徐輝祖兩個人對視的時候,目光非常的複雜。
要說這兩兄弟,一個支援建文帝朱允炆,一個支援燕王朱棣。明明是兩兄弟,卻走上了截然相反的道路。
可是從結果來看,很明顯徐增壽的做法才是正確的。可是即使知道了未來,徐輝祖也並不覺得自己做錯了,在明知道未來的情況下,讓徐輝祖再一次選擇,他依舊還會選擇支援建文帝,因為他認為建文帝乃是正統,燕王朱棣就算最終成功了,那也是逆賊!這就是徐輝祖,他若是願意低頭的話,也不會在歷史上寧死不肯擁戴朱棣稱帝了。
徐達看了看自己的長子,又看了看三子,兩個兒子未來的選擇在徐達看來都沒有錯。同樣是他的兒子,即使知道了未來,徐達也不知道該怎麼插手兒子的選擇,倒不如自己什麼都別說。畢竟原本的未來會不會發生都不一定呢。
今天趙長歌說的訊息太多了,多到徐達一家人一整晚的心情都沒有平復下來,各自回到房間後,沒有一個人能夠睡得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