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5 頁)
。
十分鐘後,那買打火機的青年又來到了“黃氏茶鋪”,身後還跟著四個青年,黃大山一驚,這不會是來退貨的吧。
“老闆,打火機,一人來一個。”那青年還沒走到鋪面,就叫了起來。
黃大山一聽,立即眉開眼笑,“打火機,有。來,兄弟們,抽一支菸。”黃大山把趙無極送他的白芙蓉摸出來,一人散了一支。
總共5個打火機,黃大山可以賺到3。5元,這個收入,已經趙過了他賣茶的收入了。重要的是,這五個青年看到他櫃檯裡難得一見的過濾嘴香菸,一人買了一包,又讓他賺了一塊多錢。
“那個小趙同志,難道是我的福星?”收入不錯的黃大山看著離去的五個青年好一陣出神。
不過,這僅僅是個開始。
半個小時後,五名青年手中新奇、洋氣的打火機所帶來的示範效應終於出來了,隔一兩分鐘,就有人來買打火機,附帶的,在上午蛤蟆鏡也賣出了2個,黃大山賣的是10元一個,進成6元賣成10元,端的是暴利無比。
到了中午12點,打火機已經賣出100個。
而在中午12點之後,更多的青年向“黃氏茶鋪”湧來,黃大山知道,這些年輕人,都是盧縣一中的高中生,或者是街頭的無業青年。打火機,一人一個,蛤蟆鏡,並不是人人都買得起的,但也不時有人一個一個地買走。
下午1點鐘開始,前來買打火機的青工多了起來,而這些已經工作的年輕人,購買力又豈是沒有收入的學生可比的。打火機迅速地被賣掉了3盒,而蛤蟆鏡,也只剩下幾個了。附帶的效果,就是黃老闆的香菸也走得很快。
在觀音廟附近幾個大廠中,可是有著3000名以上的青年工人呢。
下午4點,40個蛤蟆鏡銷售告罄,打火機還剩下50來個。黃大山想了想,立即叫女兒黃小娟去縣政府宿舍,叫她去找趙無極。他希望,趙無極手上還有貨。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黃小娟雖然在讀高二,但從小學開始就幫著父親守這個鋪子了,她知道今天鋪子上的生意非常好,都是那個叫趙無極的大哥哥送來的貨。因此,聽了父親的話後,她二話不說就一路小跑著去縣政府宿舍。
黃小娟並不知道趙無極家在哪裡,但她在宿舍區裡也有同學,找到同學一問,然後就兩人一起敲響了趙無極的門。
趙無極正在家裡收拾東西,因為中午時,他老爸趙德正副縣長經過千辛萬苦,終於聯絡到了明天(星期天)要送化肥去鳳山的一輛大貨車。至於派遣單介紹信什麼的,趙德正同志以權謀私,直接去縣人事局開了。
當然,趙德正的電話也只能打到運輸公司經理那兒,至於車輛,實則是由運輸公司經理單獨安排的。本來,這輛送肥料的車是星期二才去鳳山,但電話中趙德正卻說了明天和後天,顯然“大後天”不符合趙副縣長的指示。
1986年的盧江縣,縣運輸公司、縣供銷社有很多貨車,而小車則只有縣委、縣政府各一輛。趙德正同志如果要下鄉調研,都只能等政府那輛陳舊的吉普車有空才行。
“誰呀?”此時敲門,肯定不是父母。
“請問,趙無極趙大哥在嗎?”黃小娟聽到屋內有人問,立即答道。
“咦,你是黃……快,兩位請進,屋裡坐。”趙無極拉開門,差點叫出“黃小娟”三個字,但馬上又覺得不妥,因為,此時還沒人正面介紹他們彼此認識呢。
“趙大哥,我叫黃小娟,我爸,叫你過去一下。”黃小娟鼓起勇氣說道。至於另外一個小蘿莉,則雙眼冒著星星,看著趙無極轉都不轉。
“好吧。你們先走,我馬上就去。”趙無極得整理一下思路,想一想對策,因為他懷疑,極有可能是香菸出事了,因為香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