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第1/2 頁)
跪在太后面前的袁世凱觀察著隆裕太后的反應,見隆裕哭了,他也跟著掉下眼淚來。
這就是政治大人物的過人之處。他告訴自己,跪在太后面前這個袁世凱,可不是那個跟革命黨串通一氣,密謀一起搞掉皇室,然後自己統領天下的袁世凱;現在這個袁世凱,是一個要盡忠保護皇室,可已無力迴天、只能無限愧疚的袁世凱。這兩個角色的轉換,在他毫不困難。
因此應該說,最出色的表演藝術家肯定不在演藝界。
袁世凱流著淚,很響地抽著鼻子,斷斷續續地勸著隆裕。頭腦一片空白的隆裕只能木然應著,說再跟王公們商量。
終於把埋在心裡很久的話攤牌了,效果甚佳,心情很好的袁世凱做步履沉重狀從宮裡出來,卻差點遭受沒頂之災。
北方三位革命黨人正在身懷炸彈等著他!
袁世凱跟南方談和,同時對北方革命黨殘酷鎮壓。北方革命黨人對袁世凱恨之入骨,張先培、董之萌、李獻文三人組成暗殺團,決意要袁世凱的命。
三人等在東華門外,袁世凱的馬車一走近,就連連投彈。爆炸聲中,死傷數人,袁世凱的馬車被炸翻,他被掀出車外,卻沒受傷,被衛兵立刻扶上馬迅速逃走。
死裡逃生的袁世凱驚魂甫定之後,卻發現這次挨炸對他大大有利:第一,總懷疑他和革命軍勾結要奪清室江山的人們看到,革命黨是要殺袁世凱而後快的,哪有什麼勾結!第二,袁世凱正可藉機大講革命黨多麼厲害,在北京已無孔不入,向清廷進一步施加壓力。
感到如此不安全,袁世凱不敢在北京呆下去,提出清廷授權他組織臨時政府,暫設天津。
在隆裕召開的御前會議上,溥偉、善耆、鐵良、良弼等王公貴族第一堅決反對共和,決不讓位;第二堅決反對讓袁世凱到天津暫設臨時政府。
懦弱的隆裕說:&ldo;我何嘗要共和?都是奕劻同袁世凱說,革命黨太厲害,我們沒有槍炮,沒有軍餉,萬不能打仗……勝了固然好,要是打敗了,連優待條件都沒有,豈不是要亡國麼?&rdo;如今在強硬派的支撐下,她強打精神,等待轉機。
清廷的強硬派溥偉、鐵良、良弼等在辛亥革命爆發後,組織宗社黨,堅決反對向革命黨妥協。這個團體中最為激進、居於領袖地位的,是少壯派良弼。
隆裕不難搞定,而這個死硬分子良弼的宗社黨,不管對於革命黨人還是對於袁世凱,都是實現目標的大障礙。
袁世凱透過汪精衛向南方傳話:逼宮有進展,但宗社黨作梗。
習慣了置生死於度外的革命黨人再次祭起法寶‐‐暗殺!
元月26日晚,二十四歲的四川人彭家珍經過謀劃,守侯在西四牌樓紅羅廠良弼府邸門外。開完御前會議回家的良弼剛走下馬車,身著軍官服的彭家珍喊一聲:&ldo;良弼兄!&rdo;走上前去。
良弼聽到有人親熱地呼喚他,就停下腳步,疑惑地問:&ldo;你是誰呀?&rdo;彭家珍說:&ldo;怎麼,不認識我了?&rdo;說著遞上一張名片。
在昏暗的室外光線中,良弼把名片湊到眼睛前仔細看著。這時,彭家珍從包裡掏出一顆炸彈,砸在良弼腳下!
徐錫麟刺恩銘那一幕幾乎重演,這顆炸彈沒有爆炸。良弼大吃一驚,跳後一步,拔出佩劍就準備格鬥,同時衛兵嘩地圍了上來。
也許是吸收了徐錫麟的教訓,這次彭家珍準備了一大堆炸彈放在包裡。一顆不炸,他立即再掏出一顆,砸在地上。
一聲巨響,血肉橫飛,良弼、彭家珍和八名衛兵、一名馬夫同時倒在血泊中。
彭家珍當場身亡。良弼被炸斷一條腿,家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