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章 紅潮巨浪(第3/4 頁)
赤鱬魚,最貴的地方就是魚須,沒了魚須的赤鱬魚和普通魚並無兩樣。青丘兩寶,千年鳩的丹,赤鱬魚的須,沒了須的赤鱬魚還有個屁用。
這是什麼,這是明搶啊!
“呵呵呵,好你一個尸位素餐的鹿大聖,你都快老掉牙了,還敢信口雌黃。白麵狐王去了壓龍山伺候老祖宗,萬歲狐王身體欠安就在大王宮,怎麼到了你個老不羞的嘴裡,狐王就成等著吃魚的老饕客了?你個老東西,口水都快砸到後腳跟了,也不怕兒郎們笑話。”
大王宮營帳的方向傳來了一道清脆的聲音,正是春嬌姐。春嬌姐的話尖酸刻薄,又是諷刺又是挖苦,把鹿大聖說的臉紅脖子粗,揮了揮衣袖,轉身回了二王宮的營帳。
“哼,豈有此理,豈有此理。這赤鱬魚須,老夫倒要看看除了兩位大王外,還有誰有資格享用!”
就在這時,遠處的紅潮到了。
巨大的紅潮巨浪像一排巨大的水牆,從英水河深處崛起,席捲著岸邊。它們的力量之大,足以將河水沖刷成一道道白線,將河岸上的沙粒沖刷得無影無蹤。巨浪的頂端翻滾著泡沫和黃色的水,形成了一道道劇烈的波濤,彷彿要把整個河岸吞噬。
在巨浪的推動下,那道河水開始向岸上湧去,形成了一道道水牆,不斷地衝刷著河岸兩旁。那些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精怪們驚恐地望著這一幕,在妖聖的呵斥中,他們手持巨大的樹盾,手提一張張大網,慌亂而有序地撤離著,但是紅潮巨浪的速度和力量讓他們感到無比的恐懼。
轉眼間,整個河岸和集市都被紅潮巨浪席捲得面目全非。豬精怪們的架子車、擔子,兔女郎的茅草屋被摧毀,一片狼藉。空氣中瀰漫著河水的腥味和破壞的氣息。
豬精怪的架子車被巨浪衝毀,車上的貨物散落一地,車輪在泥濘中留下深深的痕跡。擔子被沖走,貨物四散,豬精怪們驚恐地四處奔逃。
兔女郎的茅草屋在巨浪的衝擊下瞬間倒塌,屋頂被掀翻,牆壁破裂。兔女郎們驚慌失措,紛紛從廢墟中逃出,看著自己的茅屋變成一片廢墟,心中充滿了無奈和悲傷。
河道旁的樹木被連根拔起,枝葉凌亂地散落在地上。原本綠意盎然的景象變得一片殘枝敗葉,樹木的殘骸和枝葉在泥濘中混為一體,場面無比的淒涼和荒蕪。
河水的腥味和破壞的氣息,這種沉重和壓抑的感覺讓人難以呼吸。
這巨浪,讓整個河岸和集市陷入了混亂和恐慌之中。所有人都驚恐萬分,四處奔逃,試圖逃離這場災難。然而,紅潮巨浪仍在不斷衝擊著河岸和集市。
在紅潮巨浪的席捲下,河岸兩旁的人族、妖族瞬間變得一片混亂。巨浪如同瘋狂的野獸,伸出巨大的觸手,將一切可以觸及的東西都捲入水中,毫不留情地吞噬。
…………
【備註】
讀《史記 周本紀》在西周的歷史上,有兩個昏君,一個是周厲王,還有一個就是周幽王。周厲王為西周埋下了滅亡的種子:一個是與民爭利,一個是鉗民之口。《詩經·小雅》中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按道理講,普天之下的所有東西都是周天子的,作為天子的周幽王,本應該無慾無求,好好享受自己的人生就是了。然而這位周厲王,卻偏偏是個貪財的主兒,就喜歡金銀財寶,為了獲得財物,竟然做起了與民爭利的事情。
信口雌黃(拼音:xin kou cihuáng)是一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相關典故最早見於晉·孫盛《晉陽秋》。古時寫字用黃紙,寫錯了就用雌黃塗抹後重寫。後人就用“信口雌黃”來比喻不顧事實,隨口亂說,輕下論斷(信口:隨口。雌黃:一種礦物,可作黃色染料)。該成語在句中多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南朝·梁·劉孝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