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第1/3 頁)
為了避免消滅許多分散日軍的困難,避免使這些日軍因失去天皇的控制而自由行動,同盟國與8月11日作出答覆,回電指出:&ldo;自投降之時起,日本天皇和政府的國家統治權,應臣屬於聯軍的最高統帥。&rdo; [ 作者註:貝巴託著《日本的投降決定》,附錄f第245頁。 ] 14日,日本天皇接受了這個條件,於是立即停火。9月2曰,日本的代表簽署了降約。
史汀生對此事的評論是很有啟發性的。
他說:&ldo;真正的問題,不在於若不使用原子彈日本會不會投降,而在於是否有一種不同的外交和軍事路線能促成它早些投降。在這裡,情報的問題就變得非常重要了。從戰後的採訪中發現,在日本內閣中,有大部分人早在春季就願意接受最後的條件。美國政府對於這種一般的態度,也是早已知道的……所以,美國人如能早日明確表示願意保留天皇,那麼,提早結束戰爭是大有可能的。1945年5月間,格魯以及有關的人員就曾熱烈地提出過這個建議。&rdo; [ 作者註:《在和平與戰爭中服役》,第371-372頁。約瑟夫&iddot;o&iddot;格魯是代理國務卿。 ]
毫無疑問,如果不是堅持&ldo;無條件投降&rdo;的政策,不是在政治上和戰略上缺乏遠見,那麼,戰爭在1945年5月就能結束了。能在5月結束戰爭,那是很關鍵的一步。那樣,西方同盟國就可以在遠東贏得一種有利可圖的和平。如果戰爭在那時結束,俄國人就沒有可能加入戰爭,由於它的加入而產生的一切災難性後果也都可以避免。這樣一來,也就沒有必要投擲那兩顆原子彈。誠如漢森&iddot;w&iddot;鮑德溫所說:使用原子彈只有一個目的,&ldo;不是保護一種穩定的和平,而是加速勝利。&rdo; [ 作者註:《戰爭中的大錯誤》,(1950年版),第101頁。 ]
然而,原子彈的投放卻已成了事實,它給全人類帶來了恐怖和憂慮。人類的創造能力被轉變成災難的根源。工業革命在軍事上的表現終於進一步顯示出來了。應用爆炸形式的核能作為武器使人類戰爭中的戰術經歷著重大轉折‐‐它使物質戰爭不再是一種有利的政治工具。
十一、 從勝利到失敗
第一次魁北克會議以後,邱吉爾越來越意識到,俄國對歐洲是‐個威脅。但是,到了那時,由於美國的權力正在日益增長,再加上英國的經濟依賴著租借法案,邱吉爾不能不受到束縛。因此,到諾曼第登陸時,戰爭的指揮權幾乎完全落入了美國總統和他的參謀長聯席會議手中。最後,德國投降了。邱吉爾為此寫道:&ldo;照我看來,蘇聯的威脅已經取代了納粹的地位。……我已經感覺到,蘇俄帝國主義的巨大陰影正向那些孤弱的國家壓過來。&rdo; [ 作者註:《第一次世界大戰》.第6卷第495-406頁。 ] 四天之後,即1945年5月12日,他給杜魯門總統發去一份電報,說:
&ldo;我極為關注歐洲的局勢……俄國的情況怎麼樣?……一層鐵幕垂在他的防線上。我們不知道鐵幕後面在幹什麼。看來毫無疑問的是,呂貝克‐‐的裡雅斯特‐‐科孚線以東的全部地區,很快就會完全掌握在他們手中。……與此同時,我們人民的注意力還停留在如何懲治德國的問題上。實際上,德國已成為一塊裸露的廢墟。如果俄國人要選擇這條路到達北海和大西樣海岸,那麼用不了多少時間,他們就會達到目的。……總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