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員書架
首頁 > 武俠修真 > 燭光裡的媽媽原唱完整版 > 第六章萬物本一心

第六章萬物本一心(第2/4 頁)

目錄
最新武俠修真小說: 氪命練武:我以肉身橫推此世七劍十三俠梁發:從磁場轉動,開始笑傲江湖風起神兵無名谷我有一劍可斬情武俠:開局諸天垂釣系統異界之小武的江湖鴻圖劫林平之給我上香,我教他萬劍歸宗碧血銀濤劍封侯諸天,這個老祖真的剛!武俠逸事集:劍影仙蹤少年歌行白馬醉春風:百里東君傳穿越黑風堂主,我能召喚武俠人物別人練武我刷書陌影之刃武林傳奇之葉羽武俠,這一局,以武震天下穿越楊康,拒絕拜師丘處機

道,而是等待起橫渠先生的回答。

橫渠先生以氣為本,而光濟則是佛門出身,二者之間有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正如玄門煉氣一脈和佛門的差異。

自古以來佛道雙修者少之又少,也是因為道門向外求“道”,而佛門則內求於心。

與橫渠先生論道的過程,也是丁檠重整自己一身所學的過程。

他于山腹洞天之中得了一樁機緣,如今腦海中正有萬千文思靈感如泉湧而出,恰好眼前又有橫渠先生這麼一位儒學大家在此,正合他梳理自身思緒,將機緣沉澱下來,化作切實的積累。

這也是為什麼丁檠要代替光濟上來論道的原因,他亟需進行一場消化活動,不然由光濟開口,這場關於“心”與“氣”的論道才算圓滿。

面對丁檠引用孟子的行為,橫渠先生面上突然露出笑意:

“你之言論,倒是頗合我那伯淳侄兒的路子,他以心解理,倒是和你的觀點頗為合契。

“也罷,就讓老夫來告訴你孟聖此言真意!”

丁檠聞言心中一沉,他突然想起來一件事,那便是北宋五子中張載和二程的關係。

眾所周知,張載是程顥和程頤的表叔,而程顥和程頤則師從周敦頤,同習理學一脈。

其中程顥以心解理,是後世陸王心學的發軔,而程頤則常將理與氣相對而論,提出“性即理也”,後來由朱熹發揚光大,被合稱為程朱理學。

有這麼一重關係在,橫渠先生肯定和二程少不了論道,今日他和對方所言,恐怕張載和程顥早就談及過,已然有了一套邏輯自洽的解釋了!

“嘖,這是把自己給絆進去了”

心中默語,丁檠定了定神,看向橫渠先生,鄭重以待。

見對面的年輕人臉色不復之前輕鬆,橫渠先生似無所覺,撫須微笑道:

“你引孟聖之論,言及‘萬物皆備於我’,老夫卻有一問,此‘物’從何而來?”

話語不疾不徐,慢條斯理,但丁檠卻是渾身一個激靈,有了一種不好的預感。

沒有給他留出回答的餘地,橫渠先生繼續道:

“‘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此言確實不假,然而‘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萬物皆備於我,此‘物’從何而來?如何備於‘我’?你可有答案?”

丁檠嘆了一聲,有心胡攪蠻纏,但終究還是誠心誠意道:

“此‘物’由天而出,乃是‘天’備於‘我’。”

孟子哲學思想的最高範疇就是天,他繼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又剔除了其中人格神一面,將天認定為具有道德屬性的精神實體,是人性固有的道德觀念的本原。

橫渠先生所言“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出自,正好就是這種思想的具體表達。

對方引用此語,意在說明“天”備“物”於“我”,將“萬物備於我矣”劃分到了客觀唯心主義的範疇,與氣本論卻是有了共通之處。

僅這一句,便足以說明橫渠先生平日裡沒有少思考類似方面的問題。

丁檠雖然可以不接對方的話,強行無視橫渠先生丟擲來的問題,但這也就脫離了論道的範疇,進入到了單純的槓精環節,他不屑為之。

於是回答了這個問題,靜聽橫渠先生接下來的話語。

而在場外,郭浩看了看沉浸於論道之中的兩人,心中不由嘀咕起來:

“這個丁檠究竟是什麼來歷?竟然能與橫渠先生論道?莫非又是哪位隱居治學的儒家治國,就如那姬東陽一般?”

他不由又看向光濟,後者閉目傾聽場中兩人話語,亦是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這人也是來歷不明,待到此事結束後,便得上報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

目錄
抗戰:從鬼子翻譯官開始崛起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