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萬物本一心(第4/4 頁)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你不願感悟前人文心,決意格物致知,自成一家,走最為艱難的那條覺醒文氣之路,這很好。
“可惜你之積累終究太淺,百家學說了解不夠,更不該與老夫論道,試圖在論道中覺醒文氣。
“老夫好歹是一名治國,文心堅固,豈是你之三言兩語所能動搖的?如今老夫佔據上風,你心境有缺,自然無法覺醒文氣。
“還是那句話,回去再學幾年罷。你若願意,隨時可以來老夫的橫渠書院聽講。”
張載面露惋惜之色,面前的青年是他這麼多年以來見過最為出色的幾人之一,年紀輕輕就有了屬於自己的學說雛形,可是其人卻沒有誕生文氣,更沒有遍覽百家著作充實自己,而是貿貿然上來要與自己論道。
論道乃是兩人心神意志交鋒的過程,其間張載也無法留手,僅僅幾句話便將其人有了覺醒勢頭的文氣打壓下去,破滅了對方的計劃。
哪怕透過某些手段有了治國戰力,但自身文心終究不夠,如何能與自己這關學之祖相提並論?
張載嘆了一口氣,有了離去之意。
忽然,他耳邊飄來一句低語,似是在對自己發問,又像是在自言自語:
“天地為氣所化,天地又何所窮際?”
張載頓了一下,看向沉思之中的丁檠,隨口道:“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
此言最早出自,而中又有記:“橫四維而含陰陽,紘宇宙而章三光”,高誘注:“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來曰宙,以喻天地”。
張載化用此文,回答了丁檠的疑問。
下一瞬,天地間的文華之氣盡皆凝聚於此,灌注於丁檠之身。
張載目露驚色,一步邁出,出現在郭浩身邊,轉身看回場中道:
“沒想到,他竟然頓悟了?”
光濟亦是合掌喧了一聲佛號:
“境依識起,唯識無境。看來丁檠也是走上了這條路。”
在場中三人的圍觀下,丁檠眉心之中突然有一股文華之氣噴薄而出,宛若一枚赤色的種子,落入泥丸之中,紮根發芽,誕出一芽新綠。
其上有火光閃爍,如燈似豆,又見丹鳳虛影盤旋。
張載撫掌道:
“文心天賜,有鳳藻之相,日後成就不可限量啊!”
謁龍旂於武帳,揮鳳藻於文昌。
麟、鳳、龜、龍,誕生文氣時有四靈之一相伴者,俱都不類凡俗,未來有大成就。
比如五子之一的邵雍,傳聞其人誕生文氣時就有龜負洛書之相,頗類上古聖王。
“不過,他是如何頓悟的?”橫渠先生略顯疑惑,“僅僅是老夫隨口一言,就點醒了他?”
於是有笑語聲從場中傳來:
“四方上下曰宇,往古來今曰宙。宇宙無窮,人與天地萬物,皆在無窮之中也。”
丁檠看向橫渠先生,眼中神光爍爍。
“所以宇宙內事,乃己分內事;己分內事,乃宇宙內事。
“宇宙即我心,我心即宇宙!”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筆趣閣手機版網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