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被閹黨挾持的窩囊帝王(2)劉蕡的文人風骨(第2/2 頁)
略不足以剪除凶逆,論奸詐卻足以揚威耀武。論勇氣不足以衛護社稷,論殘暴卻足以欺壓鄉閭。”
“他們奴役藩鎮臣子,干擾欺陵宰相,攪亂朝廷綱紀,破壞國家法度。”
“他們藉助武將之威挾制君父,矯詔天子之命駕馭群豪。只有藏奸偽忠伺機取利的心思,卻無盡忠死節殉於國難的操守,這哪是先王把文臣武將視作國家經緯的本意!”
這篇抨擊宦官干政,直言朝政缺失的策論,得到監考官的一致歎服。然而由於言辭過於激烈,他們擔心遭到宦官加害,沒有錄取劉蕡。
公示一出,引來朝臣不滿。諫官、御史紛紛進諫,但都被宰相壓住。
李合憤憤不平的說:“劉蕡落第,我輩卻被選中,實在令人汗顏!”
於是上疏指出:“劉蕡這篇策論,漢、魏以來無人可比!考官卻因他指責近臣缺失,不敢錄用引薦。如此一來,恐怕會讓忠良寒心,法度淪喪。臣的文章比起劉蕡差得太遠,請收回臣的官職授予劉蕡!”
奏疏呈上,無人理睬!
劉蕡也終其一生沒能踏入朝廷為官,只在藩鎮幕府了此餘生!
影響這麼大的事,文宗不可能不知情,然而他卻毫無表示。所謂的“直言極諫”,講好聽點是葉公好龍,說難聽點就是有心沒膽。
說了不做,很多時候還不如啥也別說!後來在“甘露事變”中文宗的表現也是這樣,事到臨頭畏首畏尾,不僅自己被宦官挾持,還讓眾多朝臣慘遭殺害,簡直害人害己!
透過這篇策論,我們也可從一個側面看出,當時的宦官危害已然嚴重到了何種程度!
宦官之害起於玄宗、盛於德宗,猖獗於憲宗晚年!
憲宗之前的歷任帝王都是成年之後即位,做太子時就擁有了專屬的政治班底,較長時間的儲君歷練,讓他們積累了一定的政治經驗和群眾基礎。宦官們沒有對抗的資本,只能在背後做些推波助瀾的事,從職能上看更類似於皇帝的私人秘書。
憲宗晚年迷信長生術,大量服食由術士煉製的金丹,導致脾氣暴躁,動輒打罵身邊宦官,結果被宦官下毒害死。其子穆宗即位就有了宦官操縱的影子,穆宗上任三年暴斃而亡,敬宗從做太子到當皇帝都由宦官一手操辦,至於文宗更是如此!
自此開始,皇位繼承權徹底落入宦官之手,宦官也從幕後走到了前臺,開始明目張膽的禍亂國政,皇帝反倒成了他們權利的“代言人”。只要不聽話,就會讓你非正常死亡!
縱觀大唐近三百年曆史,其興盛由於得才!
貞觀、永徽、武周、開元甚至是憲宗元和年間,賢臣良將宛若星漢燦爛,哪裡會有佞臣的位置。
而沒落也全由失才!
晚唐時期,閹人掌權,小人得勢,奸臣上位,像劉蕡這樣忠貞正直有才華的人只能隱沒於世。
這樣的景況,國若不亡,才是咄咄怪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